“这事不管对你还是对我都不太好,明天你派个小子问下王太医,弄点药吃吃就好了。”
“人不知鬼不觉的难道不好吗?”
宝玉听了他的话觉得有理,只好算了,给桌子倒了茶,让袭人漱了口。
袭人知道宝玉心中不太平静,不想让他服侍,他肯定不依。
说不定还会惊动别人,只好由他。
自己躺在床上任由宝玉去服侍。
到了五更,宝玉也顾不上梳洗,急忙穿衣走出来,去找王济仁。
亲自问诊所王济仁问了原因,说不过是受了点伤,说了个药名,嘱咐怎么服,怎么敷。
宝玉记下后,回到园依方调治。
这天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到了中午,王夫人治下酒席,请薛家母女来过端午。
宝玉见宝钗对她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便知道上昨天自己得罪了她的原因。
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采的,还以为是昨天金钏儿的事情,他有些不好意思,索性也不理他。
林黛玉见宝玉懒懒的,以为是他为了自己得罪了宝钗的原因,心中也有些芥蒂,样子懒懒的。
凤姐儿昨天晚上王夫人就告诉了她宝玉、金钏儿的事。
知道王夫人现在生着气,见了宝玉还没消气,自己怎么敢说笑。
也就看着王夫人的眼色行事。
更没有了兴致。
贾迎春姊妹见大家兴致不高,也觉得没有意思。
所以,大家坐了一会就散了。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
她有自己的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
“冷清便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了让人惆怅,所以还不如不开的好。”
“所以当别人高兴的时候,她心中充满悲伤。
宝玉的情性和他相反,他只愿常聚,生怕散了悲伤。
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
到了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
所以,今日之筵,大家没有兴趣散了,林黛玉倒没觉得有什么,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的。
回到自己房中,长吁短叹。
晴雯上来给她换衣服,将扇子失手掉在地下,将扇子里的竹骨跌折。
宝玉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办?”
“以后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吗?”
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脾气大得很,别人做的稍不对就给人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