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349章 一万铠甲(第3页)

第349章 一万铠甲(第3页)

李敬玄道:「许兄不在朝堂,正好可以在家安心修养。彦伯那边,小弟自会照应周全。」

许敬宗望着李敬玄,感慨道:「敬玄,这次多谢你了。」

李敬玄正色道:「你我之间,何必说这些话。若不是你帮忙,我也不可能那麽快掌控礼部,让科举顺利进行。」

许敬宗点点头,不再纠结,说道:

「还请老弟帮我转告彦伯,只要他熬过这五年,将来这五年的经历,将成为他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李敬玄道:「一定转到。

3

许敬宗身子往榻上靠了靠,问道:「这次科举的头甲是谁?」

李敬玄道:「一个叫谭阳的河北寒门。骆宾王也中了,第八名。」

许敬宗道:「这不奇怪,以他的才能,进前三甲都是有可能的。」

李敬玄道:「陛下今年降低了诗词类的权重,否则他很有机会进前三甲。另外,前十之中,有七名都是寒门出身。」

许敬宗感慨道:「寒门出身的学子本就更能吃苦,陛下给他们提供了向上渠道,他们能不拼命读书吗?」

两人都非望族出身。

尤其是李敬玄,名义上是赵郡李氏,其实和李义府一样,都是寒门出身,显赫之後,联宗於赵郡李氏。

所以李敬玄对眼下的情况,是乐於见到的。

「许兄,皇后殿下已经做了安排,明天孙思邈会来府上给你治病,等他离开後,就会对外宣布,你的癫病治好了。」

许敬宗感慨道:「让皇后殿下费心了。」

李敬玄微笑道:「这说明当初许兄带着我们,支持皇后,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袁公瑜丶侯善业他们若是再有些耐心,等上几年,也许不会落此下场。」

许敬宗微微侧头,显然不愿再提这个话题。

李敬玄道:「情况就是这些,许兄还有什麽想问的吗?」

许敬宗道:「最近边关情况如何?尤其是昆藏地区和营州?」

李敬玄笑道:「许兄,你既然已经赋闲在家,何不安心静养,这些事就别操心了。」

许敬宗感叹道:「以前老夫坐朝时,总想能在家休养,不理政事。可在家中这段日子,却始终放不下朝中之事。老夫现在才明白,长孙无忌为何留在长安了。」

李敬玄沉默了一会,道:「昆藏情况不太好。吐蕃人一走,信德国和南天竺诸国,都向大食人投降了。」

许敬宗心中一凛,问道:「朝廷准备如何应对?

李敬玄叹道:「暂时没有任何动静,也不知那些武将,向陛下提了什麽意见,

许敬宗想了想,摆手笑道:「不必急,政事上,那帮子将军虽提不出什麽好主意,可在军事上,他们还是要比你我更擅长一些。」

李敬玄沉默不语,心中显然并不认同。

许敬宗又问:「营州那边有什麽消息,百济局势如何?」

李敬玄道:「我去问过郝处俊,听他说,在我大唐支持下,扶馀福信在百济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稳固了。」

二月时节,长安城万国朝会的情况,便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辽东各个地区道琛和金燕的使节团还未返回百济,福信便先一步收到了消息。

他当即广发告示,又派人四处宣传,将长安城发生的事,告诉百济子民知道。

一开始还有人表示怀疑,不相信福信派出的使节,能在长安城获得这麽大的礼遇。

後来慢慢有回国的百济人证实了这一点,国又派来使节拜访福信,百济国的子民才终於相信了此事。

一时间,福信的威望不断上涨,又有两个中立的郡将,向福信表示效忠。

等到了二月中旬,金燕和道琛返回百济时,两人受到了百济子民热情的接待福信把两人请入王宫,亲自设宴,为两人接风洗尘。

参宴的只有四人,除福信外,便只剩下黑齿常之丶道琛和金燕。

这三人也是福信最信任的人。

福信还没有开始喝酒,却仿佛已经醉了,满脸通红,朝着道琛丶金燕笑道:「两位此次一番出使,竟让两名郡将臣服於我,称得上居功甚伟,我敬你们一杯!」

饮毕,道琛道:「大王,此次出使长安,臣可不仅获得了大唐皇帝的支持,

还与勒丶室韦强化了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