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观有善信是养蜂的,我去他家挑的,弄了几个月,总算是在花期前都弄好了。”
伍桐说得简单,其实是真的简单,他养蜂的功夫是学自外公,十多年来养蜂的技术都忘得差不多了,好在还有些印象,去了养蜂的善信家中随意指点几下装装大头还成,这一装完,那香客恭恭敬敬的送上蜂后,养蜂用的蜂箱、蜂片都是香客给他的,到了王盘山,又都是三代弟子在弄,伍桐的功劳就只有弄到蜜蜂,当然简单了。
“哦。”
老道士点了点头,“你当初和我说过养蜂的事情,可你为什么想赠善信们蜂蜜呢?”
和俞庭榭四个二代弟子也看向伍桐,师父曾说伍桐最有逍遥风范,做事不拘一格,却一言一行皆有道意,论起道来老道士可能都不是对手。
“香客上香,这香火钱是赠予我们不假,他们也不容易,光是这么收着,总觉得不好意思。”
伍桐挠了挠头,又道,“上香的众信,一是富贵人家求个吉祥,二是百姓求个盼头,赠之蜜糖,对前者用处不大,而对后者而言,生活本就苦难,一点蜜糖也可以让他们得一个盼头。”
“善。”
老道士拍手笑道。
“老爷子,那我去西市买些食材,您啊先吃点东西垫吧垫吧,晚上给您做顿好的。”
伍桐说完冲着静徐招了招手,“走,去集市。”
静徐看向他师父正俞,正俞点了点头,静徐才向太师父、师伯师叔们行礼退出大殿。
李老道士看着跑下山的伍桐,一边摸着胡须一边笑着。
秣陵,是大周的最重要的城镇,地处江南道,而江南道是整个大周的米仓,江南乱则大周亡,所以秣陵的地位越来越高,二十年前大周天子的胞弟靖王封邑江南道,江南道二十年安平无事,展迅,加上地理位置极佳,秣陵的气象已然不弱京畿,各国客商来往不绝,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大周之富可见一斑。
王盘山距秣陵足有二十里,下山步行要一个多时辰,好在伍桐与静徐的脚力还算可以,未时正就到了秣陵城西门,城门卫验了度牒。
“小伍道长,今日又是您下山啊。”
西城门校尉冲伍桐打着招呼。
伍桐也笑着回道,“张六哥,今日又是你当差啊。”
张校尉摆了摆手,“我是西门校尉,每日都在的,不只是今日,明日后日都是我。”
“也是辛苦。”
伍桐笑着拱拱手,“我这时间紧,今日就不叙了。”
“好说,有时间我去浮云观找你,真人身体还好?”
“今日出关了。”
伍桐说道,“我这次入城就为这事,老头嚷着吃肉,来买一些。”
“那您快些去吧,别怠慢了真人。”
张校尉脸色一凛,拱手送道。
“进城了。”
伍桐摆摆手,招呼静徐入城。
伍桐轻车熟路的走到西市,此刻市集上依然熙熙攘攘。
“张哥儿,你又去卖字了?”
伍桐向一个瘦弱书生打着招呼。
“邢五哥,今日是你巡街?我买些东西,好好好。。。”
伍桐向捕快猛地招手。
“诶!六婶!”
伍桐忽然站住,向一旁的小贩走去,他蹲下身子,“六婶,您家里有没有多余的菜籽啊?道观种了一些菜,还差几根垄没播种,您再给我点呗!”
六婶笑了笑,转过身去了几个小口袋,“小道长还是这么客气,菜籽有的是,小道长想要多少就拿多少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