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春秋五霸越王勾践吴王 > 第二十三章 会盟舒州(第2页)

第二十三章 会盟舒州(第2页)

文种还不识趣,复歌之曰:“我王贤仁,怀道抱德。报仇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吝,群邪杜塞。君臣同和,福佑千亿。觞酒二升,万岁难极!请大王务要饮下老臣这觞酒。”

勾践不好再拒,虽说将觞接了过来,但仅仅抿了一口,便将觞递给身旁的寺人。

宴后,范蠡来到文种帐中,扯了几句闲话,方才问道:“少禽兄,今日明明是大王要大会群臣,应当是开怀畅饮才对,可他只是沾沾嘴唇,且是面无喜色,您道为甚?”

文种道:“为甚?”

“他吝啬他的官帽,更吝啬他的土地,不想赏有功。至于官帽嘛,吝啬归吝啬,也许会给咱俩再加高一些。封地呢,他绝对不会赏咱。故而,当乐师唱到‘赏无所吝罚不违’时,他的脸色开始变了。”

“封地?什么封地?”

文种问。

“大王在吴为奴之时,不止一次地对小弟说过,等他复国后,越国当与小弟共享之。不止共享,他还要拿出三百里土地封赏小弟。”

文种笑道:“这话他也给愚兄说过,实乃一句戏言,岂能当真!”

范蠡道:“咱不当真,大王当真。何也?有道是‘君王口中无戏言’。”

文种道:“诚如此,你果真要与他共国吗?”

范蠡道:“小弟从未有过共国之想,但大王害怕。”

“诚如此,为之奈何?”

“急流勇退,辞官为民。或效法孔老夫子,收徒传业;或效法子贡,做一商贾。”

文种笑道:“贤弟之言,愚兄不敢苟同。你我数千里来越,为的什么?你我为兴越灭吴拼着命干了二十年,又为的什么?为的不就是官儿能够做大一点,一来光宗耀祖,二来享几年荣华富贵!如今,吴也灭了,大王的霸主也当了,咱正该与大王共享荣华,您却要辞官,做什么教书先生,做什么商贾!”

范蠡本想再劝,忽听文种问道:“哎,你辞官的念头,怕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吧?”

“不是。”

“什么时候?”

“大王遣曳庸前去干隧的时候。”

文种眉头微皱道:“大王遣曳庸前去干隧,与贤弟何干?”

“有干!夫差逃出姑苏之后,遣王孙骆前来请成,被你我挡在大营之外,号啕而去。大王听说了这件事,立马遣曳庸前去干隧,不仅赦了夫差,还将甬东五百家封给夫差。这不是在打你我的脸吗?咱俩这样做,是在为他消除隐患,就因为没有向他奏请,他立马给咱们一个脸看。而这时,吴国还没有真正灭,他就敢这样对待咱俩。如果仅这一件事,小弟还不会生出急流勇退之念。”

“还有何事?”

文种问。

“伯嚭这人,死有余辜,但不该死到大王手中。何也?越国之所以能有今天,大王之所以能有今天,伯嚭是出了力的。况且,他又投降了咱,连夫差都知道杀降不祥,而大王却把伯嚭杀了。还有陈音和南林剑女,离开会稽不久,俱都中毒而死。小弟怀疑,皆是大王所为。你别不相信,此事我不想和你一论短长。但西施之事,我却耿耿于怀。”

文种道:“西施怎么了?”

范蠡道:“西施是兴越灭吴的第一功臣。早年,为讨好西施,大王命人在西施的家乡,比照大夫的规格,建了一座硕大的房子。又为她的父亲建了一座祠堂。可灭吴后,还是在西施已经‘死’了的情况下,封赏之事,只字不提。小弟怀疑,刺杀西施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大王所遣。”

文种将头摇了一摇说道:“大王的心确实有点毒,但不至于毒到刺杀西施的地步。”

范蠡道:“但愿那刺客不是大王所遣。不过,王后可是实实在在地是被大王毒死的。”

文种使劲将头摇了一摇:“这事我不信。王后与大王堪称患难夫妻,他为什么要毒死王后?”

“还不是因为夫差召王后侍寝那件事。”

“你不是说,夫差根本就没有动王后吗?”

文种道。

范蠡道:“我相信夫差没有动王后,但大王不信,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怎么,您不信我的话?好,信不信由您,小弟只问您一句话,您到底愿意不愿意退隐江湖?”

文种道:“我总觉着大王没有您说的那么差劲,我还打算再保他几年。”

范蠡长叹一声说道:“那您就保吧。”

“贤弟打算什么时候走?”

“半个月以后。”

范蠡回道。

说毕,范蠡告别文种,回到自己帐中,召来伯辛,小声说道:“我打算退隐江湖,你速回越国一趟,备一大船,载上西施姑娘和捷鸢,并黄金、白银各一百镒。男奴女婢中,有值得信赖的,各带三十名,去渤海湾等我。”

伯辛道:“老奶呢?还有少爷,带不带?”

范蠡道:“一概不带。”

“为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