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春秋五霸越王勾践吴王 > 第十九章 子贡救鲁(第4页)

第十九章 子贡救鲁(第4页)

自田敬仲始,五传至陈桓,即田常田成子是也。陈桓不仅继承了先祖的传统,且又将山上的木料运到市场上出售,价格却不高于山上;将海中出产的鱼、盐、唇蛤等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价格也不高于海边。这样做的结果,陈桓自然受到了齐国百姓的爱戴,威望日隆。随着威望的提高,他便生出了篡逆之心。他先是杀掉了安孺子,扶立齐悼公。未几,又杀齐悼公,而立齐简公。可齐简公即位以后,不大买他的账。陈桓又想杀之,但忌惮国、高国、高:国、高二族,世为齐国上卿,掌握齐国军政大权,就连管仲在世,地位也不及他们,仅仅拜了个下卿。二族的势力,未敢轻举妄动。后经高人指点,便采取“外放政策”

,唆使齐简公向外侵略扩张,以消耗国、高二族的势力。齐简公不知是计,竟然答应了。

“陈爱卿,你说得很对,自先祖桓公之后,我大齐反倒成了一个弱者,屡屡受到列国的欺凌。我若对外用兵,当伐何国?”

“鲁国。”

“为什么?”

陈桓满面怒色道:“鲁国与我大齐毗邻,本当和睦相处,它却与吴国勾结,屡屡犯我边境。臣闻,越人恨吴破国辱主,早有伐吴之意。况且,吴国今年绝收,民大饥,自顾不暇。主公若趁机兴兵伐鲁,鲁无吴救必亡矣!”

齐简公点头称是:“若是兴兵伐鲁,何人可为大将?”

“国书国书:国氏之族的核心人物,时为上卿。。”

“何人副之?”

“高无平高无平:高氏之族的核心人物,时为上卿。。”

“何人可为监军?”

陈桓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臣可为之。”

“所需兵车几许?”

“一千乘。”

简公“啊”

了一声:“一千乘?”

陈桓重重地点了点头:“对,少说也得一千乘。”

略顿,又道:“单单伐鲁,确实不需要这么多兵车。但鲁国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吴国,按照常人之见,我若伐鲁,吴国不会出兵助鲁。但夫差不是常人,他一旦出兵呢?有道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稳妥起见,这兵车还是多出一些好。”

齐简公轻轻颔首道:“爱卿所言甚是。”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齐国以国书为大将,高无平为副将,率兵车一千乘,气势汹汹地杀向鲁国。大夫公孙夏、公孙挥、闾丘明等皆从之。

齐师行至汶水之上,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于是停了下来,就地驻扎。

孔子闻听齐师伐鲁,大惊曰:“鲁乃父母之国,不可不救。”

忙召集众弟子问曰:“齐师伐鲁,屯兵汶水之上,孰能为吾出师于齐,以止伐鲁之兵者?”

子石起而应曰:“弟子愿往。”

孔子将手轻轻摇了一摇:“不可。汝请坐下。”

冉求、子夏、子游、宰予等亦起而说道:“弟子愿往。”

孔子又摇手。

子贡起而问曰:“赐可以去乎?”

孔子曰:“可矣。”

于是,子贡便打点行装,只身去齐之汶水,求见陈桓。

孔子的弟子,风传三千,内中贤人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贤人之中,最为孔子爱见的有五人,子贡便是其中之一,长于贸易与辞令,孔子曾称其是“瑚琏之器”

。陈桓听说子贡到了,对左右说道:“此来必有游说之语。”

遂肃面以待。

子贡进得陈桓大帐,昂首挺胸,阔步而行,旁若无人。要知道,春秋之礼,百姓见官、见长辈,小官见大官、见国君,必须趋行。陈桓贵为齐国的相国,你子贡算什么?孔子的学生、卫国的破落户,来见陈桓,竟敢不趋行!

陈桓强忍住气,朝对面一指,连个“请”

字都没有,示意子贡落席落席:落座的意思。春秋时,没有凳子,在地上铺设席子以为座。故有“席地而坐”

之说。。

子贡的屁股还没沾住席子,陈桓便沉着脸问道:“先生此来,莫不是为鲁做说客吧?”

子贡笑答道:“赐之来,为齐,非为鲁也。”

陈桓面带讥色道:“先生明明为鲁而来,却偏偏要说为齐。滑稽者,莫过于此也。”

子贡正色道:“在下真的是为齐而来!”

陈桓冷笑不语。

子贡也不以为意,缓缓说道:“谚曰,‘吃柿子拣软的捏,伐国亦如是’。在列国之中,鲁国最为难伐,相国偏偏伐之,何意也?”

陈桓道:“先生说鲁国难伐,老夫有些不解,可否明示?”

子贡侃侃而言道:“鲁国的城墙又矮又薄,护城河又浅又窄,其君弱,大臣无能,士不习战,故曰‘难伐’。”

陈桓扑哧一声笑道:“鲁国既然如此‘难伐’,那么在先生眼中,何国易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