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到了,两家孩子约好去北大地挖小根菜,中午时分,阳光暖和些,杨迈拎着爸爸新买的小腰筐,姐弟仨人手一把小剜刀,跟着宝霞宝云向北大地走去,其实就在家房后不远,这里是一大片坡地,全是一垅垅望不到头的高粱茬子。宝霞告诉他们,一丛丛冒红尖尖的就是小根菜,几个孩子蹲下挖了起来,不一会儿筐底就盖满了,杨威一现多的就大叫起来,“这地方多,一堆堆呀!”
有时挖个大脑嘣儿可高兴了,又一个大脑嘣儿!回到家后,大家很饿,杨迈把小根菜放到盆里洗了洗,觉得干净了,几个人就吃了起来,杨策说没咸味,杨迈学妈妈,把盐粒放进碗里,再倒些水,用勺一搅水就咸了,抓起小根菜一蘸,再放嘴里嚼,简直太好吃了,而且觉得不那么辣了。几个人坐在炕沿上,拿着盆里的小根菜,蘸着咸盐水,你一根我一根,个个吃得鼻头冒汗,额头也湿了,半盆菜,几个孩子一会儿工夫全吃光了,好香啊,太高兴了。他们抹抹嘴,抹下鼻头,“咱们再去挖点吧!”
说着,几个人拿起筐和刀,喊着宝霞宝云,一溜烟儿又奔北大地去了。
晚上吃饭时,爸爸可高兴了,累了一天了,能吃上这新鲜的小根菜,就着热乎乎的糊涂喝,真是太香了,又开胃。并告诉他们,天天放学后,一定去挖点这个菜,改善改善生活,几个孩子都围着桌子,笑逐颜开,杨策乐得直伸腿儿,杨威乐得要拉屎,满地找鞋,杨迈帮妈妈收拾碗筷。
山上的松林由灰黑渐渐变成了淡黄色,没几天工夫,便是黄中泛绿,又过了几天,满山的黄色不见了,映入视野的是山水画一般的淡绿,一片片连绵不断,望着那淡淡的嫩绿,使人心旷神怡,春天真的来了!
大人孩子们三五成群都去挖小根菜,不久前还是红头尖尖,只几天功夫,满地成了绿头,一丛丛一片片望不到头。手急眼快的一会儿就忙活半小筐。两家孩子放学后,几乎天天都去挖,一天比一天挖得多。如果周日之琴休息,就会改善一顿,把每月仅有的二斤白面,烙成薄饼,然后把小根菜洗净切碎,孩子们围在灶边看爸妈做饭,爸爸烧火续柴,锅干后,看妈妈从窗台上的小豆油瓶里,往锅里滴几滴豆油,然后把菜倒里,翻炒几下放上盐便盛了出来,然后全家围坐,每人用饼裹点菜卷起来吃,别提有多香了。
天气越暖了,棉衣棉裤也快脱了,冰雪融化后的烂泥道,早已干爽好走了,两家的孩子们沐浴着春风,每天都高高兴兴一块儿上学一块儿放学,但饥饿仍折磨着每一个人。
这天是农历谷雨,晚饭后,大家早早吹灯上炕睡觉。午夜时分,孙爷爷起来上厕所,他往南边看去时,现有红色的光一闪一闪的,回屋他叫醒儿子,孙国才出来一看,肯定是街里着火了,爷俩顺山根小路往前街跑,走到山头一看,好像是镇东头的二层楼着了,火光冲天,还有人声喊叫,爷俩看累了也就回来了。
第二天,整个奇宁镇沸腾了,人们都来到这镇里唯一的一座二层楼前,整个楼已烧的面目皆黑,房盖塌落,窗门全烧掉,不仅烧掉了顶盖,而且里面的物品几乎全部烧光,老百姓纷纷在灰烬里扒拉残留的物件。杨策和几个同学放学后也去捡货去了,弄得灰头花脸,双手染黑。回来后,从书包里掏出一把纽扣,几个别针,几个小汤勺,“还有点用。”
之琴夸道。
谷雨一过,就要种地了。生产队的粪也快送完了,杨家是新来的,队里给分了一小块儿菜地,就在房后的坡地上。
这几天,大人孩子都拎着筐往斜岔子沟奔去,原来沟口的阳坡上有一片好大的桑树林,紫红的桑葚挂满枝头,又甜又酸,特别好吃,吸引着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小孩子全都拥到此地,个个嘴唇紫黑,能上树的盘在树叉上,使劲往嘴里塞,杨策也爬了上去,左手抱住树桠,右手往嘴塞,大家都是手急眼快,杨威够不着,只能站在树下拿筐接,杨迈边吃边揪,两手一起忙,时不时往小妹嘴里塞两个大的,每棵树都有七八个人,就连街里的大人孩子,也都三五成群地奔来。此地已成了花果山,众猴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只几天功夫,红绿果全无,桑叶已露出了笑脸。
山菜也6续冒了出来,杨家孩子一个都不认识。这天是礼拜日,他们三个第一次跟着宝霞宝云上山去采菜。杨松朋买三个大些的腰子筐,每人挎一个,然后几个人便往后山去了。他们顺着阳坡儿,在林边踩着松软的草地,在枯草中寻找着绿叶。忽然,杨迈指着枯草中一大片花叫着“这花太好看了!叫什么花啊?”
“这是猫耳朵花,特别像猫的耳朵,毛嘟嘟的。”
“真像猫的耳朵!”
说着,杨迈掐了一朵,用左手轻轻地抚摸着倒垂的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深紫色的绒毛闪着光亮,像紫色的缎子,再看草丛中,那一个个紫色的小猫羞于见人的样子,耷拉着耳朵,蹲在那里,甚是可爱。大家都摘了一朵,细细玩弄着,这片阳坡地上到处都是这种花,大家说着看着往沟里走去。杨威时不时把花贴在脸边,感觉真像是一只小猫在亲她的脸,杨迈干脆把花插在头上,一边一个。这时宝霞逮着一种菜,掐下来,“看!猫爪子,这个能吃,就是有点儿苦。”
大家围上去细看这个菜,一根挺儿手指粗,顶端长着一堆圆齿叶,真像一只猫爪,“怎么都是猫身上的菜!”
杨策大笑大叫着,大家全乐了,然后分头去找,杨威最先看见一个,大叫一声“这个是!”
立刻揪下来,“是,是。”
宝霞肯定地说,“这地方我妈老带我来,猫爪子挺多。”
大家都哈着腰,你一个我一个地揪了起来。这时宝霞拔了一棵小绿叶菜,抖了抖土,摘去枯草,撕下一片叶子送进嘴里,“好酸哪,这个叫酸及溜。”
她把这个小草放在手心里让大家看,都认识后,杨策第一个找到,送进嘴里嚼了嚼,然后使劲眨眼,“太酸了!太酸了!”
大家也都咂嘴眨眼地嚼着。整个一上午,他们爬坡下沟,钻树林,已经过了好几个山头,大家采到了厥菜,山白菜,鸡膀子十来样菜,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太阳老高了,已是中午时分,孩子们的筐里也快满了,宝霞宝云采得最多。
又饿又渴的他们,挎着沉甸甸的筐,按原路往回走。大家可高兴了,今天收获不少,杨迈甩着小辫儿说:“今天认识七八种野菜了,以后再上山就知道了。”
“还有没出来的,过几天还有别的菜呢。”
“那太好了,下礼拜日咱们还来。”
一溜烟工夫,几个人已下了山。
杨松朋高兴地看着孩子们进了门,“回来的正好,队里刚完饽饽,还热乎呢,洗洗手赶紧吃吧!”
他们放下筐,拿瓢喝起了水,之后洗手才进屋,炕沿边儿的盆里放了不少饽饽,你一个我一个上去就是一口,他们纳闷,今天怎么有这个好吃的呢?从未吃过食堂的干粮饽饽,这是第一次。爸爸告诉他们,队里以后不吃食堂了,自己家开始做饭吃,今天是队里最后一顿饭,这菜饽饽可香了。“嗯!”
孩子们都点着头,杨策没几口就吃完了一个,继续咬第二个,杨迈和杨威吃得可慢了,因为太香了,她俩在细细品味,咬一小口,拿在手里看一看,那猪肝色的,带有咸味儿的高粱面中搀着绿色的碎叶,感觉越嚼越香,越看越好看。
食堂解散后,生活有了变化,家家户户得自己推磨,这可愁坏了杨家,看着分来的几十斤苞米,杨松朋不知怎办好,孙家老少都笑了,“这不用愁,有磨就有吃的,我们先推两桶你看着,然后你们再推。”
孙国才两口子便推了起来,不快不慢地走着,时不时在石磨上填些苞米,破碎的玉米粒,随着旋转的石磨掉下一圈,越积越多,最后搂进簸箕里拿到屋里一筛,面子一半,苞米碴一半。之后再推碴子,再筛再推,如此三遍,几乎全是面子,最后是带皮的小小细碴子。看明白后,杨松朋试着替换他们推一会儿,感觉还行,但有点头迷。
孙家磨完后,杨家开始推磨,孙叔孙婶儿都帮干,填粒筛面,还借用他们的家什,几个孩子也上来帮推,杨迈开始觉得头昏,后来好些了,只要慢走就不难受,不觉得恶心了,第一次推磨两家齐上阵,总算够吃几天的了。第二天,杨松朋特去街里买个筛子和一个簸箕,又去谭木匠那定做个筛子架,推磨的家什就齐全了。
星期一那天,第二节正上课呢,杨迈举手,老师点头示意,“老师我要吐。”
说着,她已跑出座位,推开教室门,“哇!”
地一口吐了起来,老师连忙出来帮她捶后背,“要不上医院吧?”
这时班主任吴老师从办公室出来看见了,忙走过来,“你上课吧刘老师,我背她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