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崔家圈养的门客书生和受了崔家恩惠的书生去蛊惑百姓,也会有一部分阻力。”
“这对我们来说,倒也是一件好事。”
长孙无忌则是不太赞同这个想法:“景略,虽然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崔家在民间的影响。”
“但,你想过没有,一旦临时举行科举考试,那这些考试试题怎么出?考试场地怎么出?还有,一旦来参加考试的书生多少滥竽充数的,那怎么办?”
荀彧闻言,开口说道:“辅机放心,陛下的学府之中,倒也有不少有学识的。”
“再者,我荀家到也能出一些考生。”
“更何况,大夏境内,目前无非就是冀州和蜀州难以举行科举考试罢了。但其余州郡,都是可以举行科举考试的。”
“而且,若是能在邬州卫州举行科举考试,倒也是能够收取部分邬州卫州的人心,让这两州的人心更加认同大夏。”
王猛点头附和:“何况还有文优的锦衣卫在,想必举行科举考试的消息很快就能在各州郡传播。”
“而且有锦衣卫在,想要对科举考试捣乱的,根本动不了手就会被锦衣卫下狱。”
“至于考试试题,可以让朝中官员出题,然后由陛下筛选其中试题。”
“考试场地嘛,陛下不是在部分郡城建立了学府嘛,就在这些学府之中考试。”
见王猛、荀彧都这么说了,长孙无忌也放下心来。
“即是如此,倒也不是不行。”
“不过这毕竟是大夏第一次科举考试,是否要按照陛下之前说过的科举章程选取考生?”
“还是要临时有些改变?”
王猛想了想:“还是要有部分改变的,毕竟并不是所有郡城都有学府,并且是第一次科举考试,参加考试的书生恐怕会有不少。”
“若是考试太多而考试场地也够用,就麻烦了。”
“而且陛下原本就打算将武考纳入科举考试的,若是如此,参加的人只会更多。”
荀彧补充说道:“武考倒是好说,直接去军营考试就行了,亦或者在郡城城门外建造一些简单的靶场和擂台。”
“至于参加考试考生的住宿问题,户部倒是可以拿出部分钱粮。”
长孙无忌闻言,笑道:“既然大家都有了准备和想法,那就上奏陛下吧!”
“正好陛下祭祀先帝之后,又举行科举考试,对书生的拉拢也会很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