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祖!”
“真正的战斗,接下来才刚刚开始!”
另一边,张良四人看着京城之中冒出来一团黑烟,顿感不妙。
“出事了!”
王猛拿着一份锦衣卫的消息说道。
荀彧三人当即凑过去看完这份消息。
长孙无忌脸色凝重:“崔家从宗人府救走七皇子和三皇子,看来他们是要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出兵啊!”
“清君侧?清谁?我们吗?”
张良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荀彧则是展现了户部尚书的能力:“冀州多年来风调雨顺,估计崔家的粮草会十分富足。”
“不过刚才我心里盘算了一下,崔家出动这几十万大军,粮草估计可以支撑他们半年之久,甚至更久。”
张良见状也不嘻嘻哈哈了:“崔家虽说有几十万大军,但大部分是新军,战力不足。”
“此次若不是北边和南边为了防范他国,仅凭冀州一州之力,根本不足为惧!”
“不过,我担心的是,冀州会连同他国一起出兵。”
“如今蜀州平叛正值焦灼,邬州卫州又刚刚收复,北边琰国玚国虎视眈眈,相比之下,南边反而更加安定。”
“不过南方刚刚平定没几年,又经历了大战,实在是不宜再动刀兵。”
“所以最有可能出兵的,还是琰国和玚国。”
王猛三人对此表示赞同:“子房分析得极是。”
“不过…”
王猛话锋一转,“一旦让冀州打着七皇子和三皇子清君侧的名号,再加上崔家的名声,恐怕大夏会有不少书生站队到崔家。”
“一旦让这些书生蛊惑人心,大量百姓又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恐怕会滋生大乱。”
“所以,我们要先下手为强!”
长孙无忌思考一番,然后忽然一震:“景略的意思是?”
“陛下原本打算决定建造学府之后,打破世家垄断书籍之路后,等一些寒门百姓有一定的学识之后,采用科举制,一步步蚕食世家。”
“不过如今生这等事,倒是可以让科举制提前采用了,最好是最近就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
“起码,这会引起大部分书生产生脱离世家门客上位的想法。”
“这样一来,日后崔家再打着清君侧名号,至少会有一群书生会在民间赞扬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