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君权 皇权 > 两宋与奸臣外国共天下(第3页)

两宋与奸臣外国共天下(第3页)

免役法(民众以交钱的方式代替差役)。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置将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渐推广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以提高军队素质)。

保马法(养马于民,政府收购)。

“强兵四则”

一出,原来民间的散团被纳入有序的编制。宋军对外交战时,兵强马壮,改变了以往对峙辽、夏的弱势局面,使得宋兵在河湟之战、讨伐西羌中战斗力有一定的提升。

但是王安石变法出现的“国富兵渐强”

的时间是短暂的。不成熟的变革体系弊端重重,随着旧党的再三攻讦、体系的短板暴露、各党之间的争斗,以及高太后的哭闹,神宗不得不把王安石贬到江宁去,以司马光为首的“元祐派”

重新回归中央。变法体系中暴露的弊端影响到了千万民众,朝野上下旧党步步紧逼,乡野之外咒声四起,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也愈演愈烈,都导致变法改革在短短几年内被支持、抛弃、复立,再抛却、终止。

按理说王安石的整场变法行动,其实只有一个目的——维护国家利益,也就是皇权的利益。这个时代,是皇权高于一切的时代。王安石的理财手段,就是为神宗皇帝理财,但是其施行的过程,不可能直达改革的第一线,而是需要层层的官僚体系来实施执行。处在中间环节的官僚阶层,就是导致变法实际结果和预想结果差异化的重要因素。这就好比语言的表达和传播中,表述者所讲的内容最终到达第一线的内容比例可能直接缩减到百分之十。

同时,维护皇权的利益就意味着破坏了既得利益者的权益。看下当时的反对派,也就是朝中吵得最激烈的保守派的组成部分:司马光、韩琦、吕公著等,都都是文坛巨匠,其下的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各地,影响非常大。而王安石的变法势必触犯了势要之家所谓的利益,加之保守派的反对,朝廷之内的党争就不可避免地开启了。变法派和保守派的争斗往往又伴随着地位的升降沉浮,其激烈程度从前面所讲述的蔡京的升迁罢免频次就可见一斑。而这个过程中,保守派要继续维护自己的权益,改革派出于皇权利益考量,就要打击由来已久的特权阶级的利益。恰好这又是一个旧制的时代,改革派相对于保守派的博弈力量始终太过薄弱,使得整个变法步步艰难,效果也大打折扣。

最令人感到无奈的则是,本来变法是出于维护皇权的目的,实行过程中,地方官僚却变成了假借皇权之名,对百姓进行搜刮。在巍峨如泰山的皇权面前,普通百姓想要保护私人财产,犹如拿鸡蛋去碰石头,是无力的。这就使得百姓产生危机,并且开始不服从变法,大骂王安石为奸贼。

整个封建王朝,就是一个皇权至上的社会,并没有所谓健康的民间商业资本来支撑类似王安石变法的措施。这些涉及经济的改革,要建立在健全的法制和市场经济环境当中,除了金融、税收等专业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司法的独立公正。而这些在当时的社会中根本没有办法施行,商贾之事是皇权社会的官僚机器无法承担的,青苗法也好,市易法也罢,如果没有放在法治至上的社会里,是不能有效施行的。

然而,这不是一个法治的朝代,而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

自南宋到清末,王安石一直背负着北宋灭亡之罪人的骂名,其变法改革的失败,最终造成他“奸臣乱国”

的罪责。

改革之路本身就是一场赌博,谁也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赌赢了名扬青史,赌输了则是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安石《南乡子》

◇蔡京——北宋奸臣之首

《易》曰:“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君子虽多,小人用事,其象为阴;小人虽多,君子用事,其象为阳。

宋初,五星聚奎,占者以为人才众多之兆。然终宋之世,贤哲不乏,奸邪亦多。方其盛时,君子秉政,小人听命,为患亦鲜。及其衰也,小人得志,逞其狡谋,壅阏上听,变易国是,贼虐忠直,屏弃善良,君子在野,无救祸乱。有国家者,正邪之辨,可不慎乎!作《奸臣传》。

——《宋史·奸臣传》

自古多奸臣,尤宋朝为最,一部《宋史》前后两宋共记载了奸臣十五人。

两宋被列为“奸臣”

的人数众多。《水浒传》有载宋朝四大奸臣(蔡京、高俅、童贯、杨戬),宋徽宗时期亦有“北宋六贼”

(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

那么既为四大奸臣又为“六贼”

的蔡京、童贯是何许人也?

(一)升迁路,两面三刀

蔡京是化仙游人,在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高中进士第,后调任为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为起居郎。蔡京有个弟弟叫蔡卞,王安石上台后看中了蔡卞,收做了女婿,蔡卞就连升三级成了中书舍人。弟弟升了当然要拉哥哥一把,蔡京出使大辽应对得体,回来成了中书舍人。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恰逢王安石推行变法,因此蔡京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

但是王安石变法一直遭到众多反对。宋神宗死后,其子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司马光任宰相,下令废罢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虽然蔡京很合时宜地跟随政府指令,按照限令于五日内在开封府所属各县全部改募役为差役,受到司马光的称赞。但在反对派面前,这个兴化之子却无立锥之地,终被逐出京城,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司马光喜欢他,因此蔡京由知成德军改为知瀛州,调到了成都。谏官范祖禹论说蔡京不可用,于是改为江、淮、荆、浙发运使,又改知扬州。经过在郓州、永兴军任官后,升为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

元佑八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之前的变法者,任命章淳为相。不久,蔡京回京,任户部尚书。《重刊兴化府志》说,“章淳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

,蔡京见状,主动上前积极配合,帮章淳解决问题。京谓淳曰:“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然之,雇役遂定,差雇两法。”

这一记载说明,蔡京对王安石十分敬仰,对他的新法很有研究。十年后,蔡京再莅其事推行王安石变法,易如反掌。

此时便可以看出蔡京确实是个随波之人。

因为章淳、蔡卞得政,力排元祐党人,紧接着就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文及甫冤案”

,史料记载:

文及甫狱起,命京穷治,京捕内侍张士良,令述陈衍事状,即以大逆不道论诛,并刘挚、梁焘劾之。衍死,二人亦贬死,皆锢其子孙。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复远窜。京觊执政,曾布知枢密院,忌之,密言卞备位承辖,京不可以同升,但进承旨。

章淳命蔡京在同文馆设狱,组织万端,详察此事。蔡京领命,先是逮捕内侍张士良,命他讲出陈衍事状,以大逆不道罪处理陈衍,刘挚、梁焘也一起受到弹劾。随后陈衍被诛杀,刘挚、梁焘也遭贬死,他们的子孙都被禁锢,其余有关联的官员也遭到了流放。结果闹了个大乌龙,经过彻查,这次冤案纯属子虚乌有。蔡京作为执行者,因此遭到了弹劾,说他觊觎执政的位置,同时弹劾者暗地里对皇帝说蔡卞已备位枢府,蔡京不能同时升入,只进宫为承旨即可。

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佶即位,蔡京被罢官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皇太后让徽宗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

过了几个月,谏官陈馞又弹劾他与内侍交结。陈馞获罪被斥退,蔡京也被贬去出知江宁。蔡京很不满,拖延着不去赴任。御史陈次升、龚夫、陈师锡相继议论他的罪恶,这次蔡京被夺去官职,朝廷让他提举洞霄宫,居住在杭州。

(二)为归政,巧借天赋

这段时期是他的政途消沉期,可蔡京不是一个安守本分闲居的主儿。

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恰逢童贯奉徽宗之命,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吴访求名家书画和各种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几个月。

蔡京见机会来了,极力巴结,日夜陪伴童贯。凡是蔡京画的屏幛、扇带等物,童贯每天都送到宫中,并附上自己的评论,于是皇上开始留意蔡京。同时蔡京又让太学博士范致虚在朝廷内传播自己志向远大的美名。范致虚一向与左街道录徐知常友好,常常向徐知常讲蔡京平日的意向,说如果让蔡京为相,一定会有作为。不久,嫔妃、宦官也一起称赞蔡京。等到范致虚升为右正言,就起用蔡京为定州知州。蔡京的种种手段让自己得到了回归朝廷的机会。

同时,哲宗时期的变法因新旧党争反复不已,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宋徽宗即位后,有意修熙丰政事。蔡京知道后,作了《爱莫助之图》献给宋徽宗,宋徽宗大喜,决定重用蔡京。等到韩忠彦被罢相后,蔡京为尚书左丞。公元1102年,蔡京取代曾布为右仆射(次相)。诏命传下那天,宋徽宗在延和殿召见他,赐坐,对他说:“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承,两遭变更,国家大计还未确定。朕想继承父兄的遗志,卿有何指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