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榆林镇前往五华山景区的山路终于在2o13年修好了,六米宽对向两车道,水泥路,虽然不是很好的路,但至少上山下山方便许多。
李靖安家在半路的林果村有一片荒山,在外工作五六年的李靖安决定在这年回老家创业。
他的创业项目就是种植天麻,这一年2o13年年底,他正好27岁。
荒山不高,山脊南北走向,两侧都是缓坡,西面植被茂密,东面光秃秃的一片,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靖安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开出了十多亩的地。
荒地平均泥土厚度也有二十多公分,再往下就是片石了,李靖安选取的这部分地方就是最好的区域,
不过第一年种植,李靖安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敢直接梭哈,选择了最好的五亩土地当做第一次的实验。
父母都在林果村有老房子,但荒山距离父母住的地方还得有二十分钟的路程,所以他一个人在山顶朝北的方向盖了一小间砖房子,一个人生活起居就在这里了。
2o14年,经过开荒,沤肥,埋柴一系列的操作后,终于在九月种下第一批天麻种子。
种植天麻不需要太高端的技术,但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因为是贫瘠土地,前期还是要埋肥,沤肥后再进行种植,后期只需要保持好土壤湿度就可以了。
原本以为这不是什么难事,但当事情开始忙活起来后,李靖安才现,事情没他想象的这么简单,甚至难得多。
光是这五亩的土地,第一年他就花了十几万,这还不包括浇水的问题。
浇水是个大问题,而温度是个难问题。
但为了保证水源,他花了三万块钱,从后山的泉眼接了一根专门的水管到自家的荒山上,这几万块钱只是水管和设备的钱,而为了获得泉眼的使用权,他还欠了不少的人情。
天麻最佳生长温度在2o-26度,过3o度和低于15度左右生长就会严重受限,所以一般天麻如果要收成,就最好在五月和十一月,盛夏之前和霜降之前,不然就会进入休眠。
七八月的天气,人都能热死,何况是植物,土地是朝东,早上的太阳还好,但下午就必须要进行遮阴降温处理。
五亩土地,全部拉上黑色的网子,还不能固定死,因为晚上还要拉开,第二天好接受光照。
这真的累死个人,李靖安一个人是做不来这些的,每天母亲都要过来帮他,第二天中午又要给盖上。
进入盛夏,除了遮阳以外,早晚一次浇水,因为没钱,他没有使用浇灌系统,全靠自己一步步的丈量着。
这都不算什么,就在八月中旬,原本还算正常的天麻开始成片的死亡,无论他用什么办法,也没办法挽救。
第一次实验,天麻死在了生长的第二个周期。
如果从第一步开始种植,十个人里面可能只有两个人会成功,所以绝大部分直接跳过前面几个阶段,直接从箭麻开始种下,然后在霜降前收成,一年就可以完成种植。
这个打击让李靖安差点没缓过来,第一年十多万的投入几乎全打了水漂,全部白搞。
李靖安不得不承认,他从一开始就小看了这个事情。
也是这个时候,父母拿出了十多万块钱的积蓄,让李靖安重新振作起来。
眼看父母支持自己的事业,李靖安也一扫颓废之势,从朋友那里借了十万,又去银行信用贷款贷了十万。
然后在不断地咨询下,他联系上了一个农学院的尹教授,通过快递一些样本和拍照后,对方给出了这次死亡的三个原因。
第一可能是湿度不够稳定,达不到生长稳定的要求。
第二是天麻种的问题,虽然野生的种子是好,但那也意外着对应的条件比较苛刻,骤然换了土壤和环境,酸碱性失衡,这是造成腐烂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可能是菌种的问题,任何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对应的菌种,李靖安的开垦的这些土地都属于新地,菌种的种类单一,闭环菌数量稀少,达不到要求,也会造成天麻死亡。
有了问题,李靖安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为了缩短种植时间,这次李靖安没有坚持从菌种培育,直接也跳过生长期,花大价钱购入一批麻种,在入冬前直接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