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为谁辛苦为谁甜赞美哪种动物 > 第47章 十堰府赤黎军建设 归化城施百年谋生(第1页)

第47章 十堰府赤黎军建设 归化城施百年谋生(第1页)

诗曰:

生身本人杰,金银不愁携。

奈何淋风雨,济世怎少爷。

且说赤黎军进驻十堰府,见东南有武当山、神农架为屏,北面有汉江为障,西面背靠牛头山、堵河,地理条件天然优势,且民众基础好,遂决定在此建设根据地。建设事项繁多,方方面面都待解决。为理出头绪,公元一六零五年十一月五日,赤黎军在朱翊刻的亲王府召开隆重的第一次中央全体扩大会议,参会人员有李成危、泠寅道、殿前香、骆足、王朝义、金占虎、火妹妹、游善存、常月凌、齐鑫、赵谏、锻尖、锻锐、屠恩、王之爵、马元利,以及各营营官五十多人参加会议。会场桌椅拼成圆形共有十个大组,表示人人平等、言自由。常月凌做会议记录官,位于亲王宝座执笔,代表众人的思想智慧结晶至高无上。所有参会人员全都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仿佛在无边的黑夜中看到些许曙光。泠寅道和殿前香点燃久违的纸烟,猛吸一口畅快无比。李成危说:“憋坏了吧,二位?”

“那可不!两个月没抽了,忙得想不起来。来一根,危哥?”

李成危没有抽烟习惯,也接过一根叼在嘴里:“嗯,好,痛快!”

该会议先总结了从九月一日赤土坡起义,到定居十堰这两个月来的得失。经讨论,优点概括共六条。其一,政治站位明确,以民生为核心符合平民百姓利益。其二,扬民主群策群力,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其三,打土豪、分田地,集体办厂、消灭剥削,严格限制工作时长,保证健康生活,一系列措施十分奏效。其四,军事路线正确,军事指挥得当。其五,革命队伍纯洁,官兵平等,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对百姓秋毫无犯。其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广开民智。不足概括共五条。其一,决策商定后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其二,革命队伍军事素养不高。其三,武器装备落后。其四,应把难理解的革命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百姓。其五,与外界没有连通,应建立情报机构。其六,整顿教育。常月凌单独提出要再细分国钕幕刃和其他大明年轻女性的区别,但未受到重视。

总结得失后,大会商讨后续重点工作,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改进各方面不足。其一,积极宣传并细化革命政策,坚持严格落实,保证劳苦大众受益,严惩地主官僚、资本大恶、国钕幕刃,绝不姑息。其二,加强根据地防卫建设,并以朱翊刻为人质换取十堰府下辖的郧县、丹江口、房县、竹山、竹溪、白河共六县。如此一来,不但扩大根据地面积,还能完全控制汉江十堰段流域,在水上横江置网,阻止明军水路进攻。其三,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聚贤纳士,并派专人负责,以此加强赤黎军实力,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其四,派两路人去联络施百年和伍三海。众人商议后,考虑王朝义不仅本领高强、行动方便,而且能留在伍三海身边暗中保护,遂让其去往顺天府。大伙不知施百年下落,难以决定遣何人去找。忽然,殿中站起一人主动请缨,问其名曰司马旧冠,顺义人,曾在军中服役,与施百年有一面之缘。施百年逃至漠南蒙古归化城后,此人通过他人口中得知消息,遂自荐前往。大伙同意。

会议结束,众人先到刑部大堂提出朱翊刻,并告知用他换城池的意思,并让其写降书顺表,再派人送至各知县手中,逼下层官员就范。朱翊刻硬充好汉立而不跪,破口大骂拒不投降。王朝义咯咯一乐,对众人说:“哥哥兄弟,你们甭跟他怄气,把他交给我,看我怎么调理他。”

众人答应退至两侧落座,准备看一蹲,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嘟!姓朱哒,降书顺表写还是不写?我劝你乖乖写喽,免得皮肉受苦。”

朱翊刻梗着脖子说:“不写!不写!就是不写!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好好好,哎呀都说人是木雕,不打不招;人是苦虫,不打不成,大刑伺候!”

说罢,有人把夹棍、竹排、烙铁、金箍几样刑具往朱翊刻面前一扔。王朝义一指:“选一个吧。”

朱翊刻还是骂个不停。左右两人把朱翊刻按倒在地,给他十个手指套上竹排。另外两人上来各拽竹排一端麻绳,同时用力。只听咯吱吱一响,朱翊刻疼得吱哇乱叫。十个手指被夹得通红,感觉骨头都要裂了。“停停停!歇会让他缓缓。”

施刑人员松手等候。“写还是不写?”

“不写!”

“再来!”

朱翊刻是武将出身,有点硬骨头,施刑反复一次还是不写。游善存在一旁撇着大嘴乐,对王朝义说:“我看你这‘干吧鸡’也不咋地呀,没什么高明之处。”

“你别着急呀,我还没审完呢。”

王朝义转过头对朱翊刻说:“看来我得给你来点非刑。”

大家不明白什么是非刑,静静地瞧。王朝义从兜里掏出两根筷子,绕到朱翊刻身后,左手托住他的下巴颏,右手拿筷子头轻轻推到他的鼻孔里,转着圈地蹭痒痒。朱翊刻没想到会来这招,想说话说不出来,因为太痒痒憋不住笑个不停。众人见状也跟着乐。蹭罢多时,朱翊刻嗓子眼里挤出几个字:“别,别,我写,我写!”

王朝义这才停手。有人拿过笔墨纸砚,还给朱翊刻搬了把板凳。朱翊刻心里暗骂:这‘干巴鸡’真损呐!“快写!不写咱还接着玩。”

王朝义嘴里说着十分得意。众人观之,对王朝义也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十几日后,招贤馆在十堰府建成,李成危等人一有时间就亲自至此翘以盼。很快,先有二人来投赤黎军,一人乃大学水6军讲武堂旧友,姓毕名懋康字孟侯,当年在顺天府与众人相识后,于一五九八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后遭宦官魏忠贤排挤、御史王际逵弹劾,遂被削籍特来投奔。众人以师礼待之。另一人姓贺名盛瑞字凤山,新乡获嘉人,曾任工部屯田司主事,擅长建筑管理,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友毕懋康共投赤黎军。危大悦:“从此武器、工事无忧矣!”

贺盛瑞曰:“我与懋康有一密友,此人姓黄名公辅字振玺,广州新会人,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近日听闻他在武当修行。”

危曰:“险些擦肩而过。”

遂遣人于山中寻问,访得他在道观读书。黄公辅来见众人大喜,谓毕、贺二人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荐。二公知否当今有一贤士,姓王名思任字季重,浙江山阴人,文采斐然又兼策论,何不罗而至之?”

康猛省曰:“吾几忘却。”

遂启危征聘王思任到十堰,共论天下大事。又有一人,携大批书籍来到招贤馆,自报门号,姓汪名可受字以虚,湖北黄梅人,长李成危等人二十岁,久历宦海守操自律,后拜李贽为师,深信其变革思想。泠寅道早闻李贽大名,对其崇敬有加,问汪可受:“尊师之名轰雷贯耳,几次欲拜访他老人家都未曾得见,不知身体可好?”

汪可受口打唉声:“恩师已故三年。三年前,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被捕,并焚毁他的着作。恩师入狱后坦然写下一绝命诗‘名山大壑登临遍,独此垣中未入门。病间始知身在系,几回白日几黄昏。’后不堪受辱自杀身亡。”

众人听罢惆怅伤感。汪可受继续说:“安葬恩师后,我辞官不做回归故里,今听说赤黎军在湖北兴师起义,故来献书以效犬马之劳。车中书卷有我手抄版的《焚书》、《藏书》等。”

受又荐自己两位同门师弟,一个姓梅名掌科,一个姓苏名侍御。寅道亦派人聘请二人为从事。不久,骆足、殿前香的家人也相继来投。

骆足见贤士纷纷而来,与大伙商量如何把赤黎军的政策变成白话语言讲给百姓。在黄公辅、王思任、汪可受等人的出谋划策下,最终把宣传政策内容定为一段顺口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