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忙进来,不算大的房间坐的满满当当,都是沈家的女眷。
上坐的正是老昌宁侯夫人,清和的祖母李老太太。只见李老太太穿了绛紫色福寿团花缂丝褙子,鸦青色罗裙,满头珠翠,斜倚在引枕上,见清和进来,老太太一叠声的道:“好孩子快过来,想煞祖母了。”
身子却并没动。
小丫头拿了蒲团,清和忙跪下见礼:“不孝孙女清和拜见祖母,祖母安好。”
老太太终于舍得挪了挪身子,弯腰虚扶一把:“我的儿快起来。”
清和又来到宋氏跟前跪下:“不孝女拜见母亲,母亲安好。”
宋氏不等她跪下去,便一把将她扶起来,“好,妈一切都好,你且起来说话。”
清和又与屋里的人一一见礼,侯府二夫人韩氏和三夫人李氏都在,清和与这两个婶娘见了礼。二夫人韩氏只生一子彦墨,家里排行老三,清和没有看到他,便问道:“三弟可是去学堂了?”
韩氏笑着点头:“他在家里也是皮的没有样子,我就早早的打他去了家塾,学成什么样先不说,好歹有个约束,也像个样子。”
三夫人李氏是李老太太的内侄女,育有二女,三姑娘沈清柔和五姑娘沈清慧,如今都在,姊妹之间又厮见一番。
玉簪将提前准备给诸人的礼物端上来。其实时下里拜见长辈,不年不节的,没有小辈给长辈礼的,只是清和许久没有回家,总要孝敬点什么东西。所以清和就和玉簪琢磨着,给李老太太做了一个奢华又显摆的抹额,正合老太太的脾气,又和老太太平日里花孔雀般的装扮相符。
“孙女在离宫的时候,能抽出些时间,便想着给老太太做点什么,清和想着做衣服,这尺寸大点小点的不好拿捏,我手又笨,还不如便缝了一个抹额。”
老太太嗤之以鼻,几年时间就做了一个抹额,怕是其他时间都用来给她外家做衣服了。心里再如何不痛快,面子还是要做一下的。老太太将抹额拿来手里,看了看,也看不大清楚,就招呼旁边的姑娘,“蓁娘把我的西洋镜拿来。”
清和一进门就留意到了老太太跟前的女孩,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只是没人和自己介绍这姑娘是谁。李老太太向来是倒三不着两的脾气,又是老封君,再不肯顾及别人的,但是众人都不肯张嘴,这形势就让人觉得颇为暧昧了。
这会儿清和便借机打量,只见女孩长的臻娥眉,乌如云,简简单单挽起来,只用带绑住,簪了两朵珠花,鬓边插了一朵山茶花。穿的也是简单的秋香色绫袄,下面是松绿色绵裙,和花花绿绿的李老太太一起,被衬的干净又清爽。又听老太太喊她蓁娘,想来就是老太太的侄孙女李蓁蓁了。心里不禁感慨:生了一副好品貌,可惜托生在李家。
想到这里,清和又看了看三夫人李氏,这姑娘应该是李氏的侄女,好家伙,沈家不大,但是这李家人三辈的姑娘倒是齐全。
李老太太拿了叆叇,将这抹额瞅了个仔细:只见抹额外面绣的喜鹊登梅的花样,色彩搭配又大胆又鲜亮好看,一圈的米珠环绕,虽说这珍珠不大,却颗颗圆润,光彩辉煌。抹额中间是一颗硕大的金镶红宝石,用金线缝在抹额上。抹额内里用银线绣了细细的万字不到头花纹,迎了光才能看到一丝丝光彩闪烁,用手摸起来又完全感觉不到凸起的绣痕,不仔细看以为是印花,想是劈了极细的丝线混了银丝绣成的。老太太纵然一直不喜清和,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绣品极合自己的胃口,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好精细的活计,一看就是费工夫的,我都舍不得戴了。”
众人也都啧啧称赞,三夫人笑着逗趣:“老夫人好福气,却是没有人给我做这么漂亮的物件,你要是不舍得戴,那就赏给我吧。”
李老太太这会儿心里舒坦了一点,“我倒是可以给你,只是你年纪轻轻的怕是不肯戴这个。”
李氏刚要张嘴,女儿清慧娇憨的笑着说:“娘亲娘亲,我给你做呢。”
清柔拧着妹妹的脸:“又吹牛呢,你先学会穿针。
”
清慧只有六岁,还拿不得针呢,众人被这娘儿几个逗的哈哈笑。清和笑:“我还有几件亲手做的东西给婶娘和两位妹妹。”
说了拿两个香囊给韩李二位夫人:“清和手艺有限,婶娘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