獠人认得冯盎,当初还在战场上斗过哩。
“额记得你,当初谈殿手下一名勇将,是叫侬高吧?”
汪柏涵手按在刀柄上,警戒的意味十足。
“放下,放下。如今侬高是咱们的主顾了,不是当初兵戎相见的时候。”
冯盎不以为意地摆手。“侬高啊,怎么想着从北流拉甘蔗过来,路不近,还不好走吧?”
侬高放松下来,笑嘻嘻地回答:“小人家就是北流的,自然不能看着有挣钱的机会,乡邻们还苦苦熬日子,就带着一帮兄弟出来跑单边了。路是不好走,不过额们也慢慢在用水泥修路,这次卖甘蔗的钱,好些得买水泥回去,路再长,能铺得一点是一点。”
“不错!有脑子!回头去水泥作坊那头,跟他们说,额准你们优先提水泥了。”
冯盎眼里掠过一丝欣赏。
侬高犹豫了一下,不确定地问:“国公,额就想问一下,额们以后能继续这样,不打仗吗??”
冯盎骄傲的抚须:“能!一定能!”
几名持横刀的俚獠人护着一个身材不高的清瘦汉子过来。
“警戒。”
汪柏涵低声下令,整个人已经绷得如豹子一般。
“摆桌椅。”
冯盎大声喝令。
因为,对方是有资格与他平起平坐的谈殿,俚獠人的大领。
沸水、清茶。
两人不像是在战场上打生打死的对头,倒像是相交多年的老友。
“十年了吧?啧啧,记得当年你意气风的样子,如今可真老咯,头都白了。”
冯盎不胜唏嘘。
“是啊!倒是额不明白,相持这几年,一向是旗鼓相当的,你凭甚在一年之内弄得额人心失散?”
谈殿很不甘。
“这是蓝田伯的布置。你看看,一个霜糖,能让高州挣钱,同样也能让俚獠人卖甘蔗挣钱,这样下去,有谁愿意一直靠打家劫舍过日子?从前隋到现在,乱得太久,死的人太多,人心思定啊!”
冯盎轻轻倒上茶水。“放弃你心里那点执着吧,以一隅对抗全国,何其不智?”
谈殿苦笑。
纵然心有不甘,大势如此,奈何?
“那你兄长?”
冯盎轻叹:“若可能,劳烦大领将他看守起来,不要让他再兴风作浪。朝廷这头,额会上奏折,保举你为南越州刺史,相应的,你也拿出点诚意,从南越州进贡一些稀罕之物,无须多名贵。”
冯盎与谈殿携手而立,侬高等人见到,不禁放声欢呼。
李世民接到冯盎的奏折,顿时神采飞扬。
岭南平定,大唐去了一大患!当浮一大白!
“着冯盎为岭南总管。”
李世民简简单单一道命令,坐实了冯盎岭南独大的局面。
意外的是,冯盎上表,辞谢了这道诏令。
理由之一,是平定岭南之策是蓝田伯王恶之功,冯盎不敢居功;理由之二,是冯盎无心镇守岭南,要为大唐看看海外之地,准备组建水师闯荡大海。
第一个理由,李世民还是认可的,冯盎这个人不错,还知道谦逊。
第二个理由,李世民直接一口茶水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