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戟不在,林宝初依旧忙碌,她把这一茬水稻的产量做了个总结。
丰耕县衙今年下半年在一城十二村,共种植水稻七百一十三亩。
过秤入仓八十万石,平均亩产一千斤出头。
这个亩产量,比前世低了两三百斤。
大概是这里的土质不好,导致亩产量减少吧。
除去沈戟运走的,七年所欠的三万石粮食,衙门剩余粮食七十七万石。
这个数,比朝廷的一方粮仓还要多!
这就是穿越自带种子的好处吧。
要搁丰耕县的当地百姓身上,他们既不会耕地,又不会育秧苗,种子也没有经过杂交育种。
产量上不去,才导致他们种的不够自己吃,交不上税。
林宝初从稻田到稻种,做了翻天覆地的改革,粮产增加数倍,不仅还了债,手里还有数十万余粮。
这些粮食,一部分要卖掉换银子,一部分要扶贫,一部分留着防灾,还要腾出一部分来当做粮种,放给丰耕县的村民。
这么算下来,七十多万余粮好像也不太够用。
“温太傅,帮我写两则告示吧。”
林宝初到办事大厅来,办事大厅人走了一半,还有一半在。
此次丰耕县将三万余石粮食送出去,大家都很高兴,也很感动。
特别是在座的大家。
他们是被朝廷流放禁足在此的,丰耕县因多年交不上税粮,导致其得不到朝廷的关注。
这一次粮食交上去了,且是一次性交完,朝廷定会感到震惊。
他们重获朝廷关注的机会来了,能不叫人兴奋嘛。
“林姑娘,你说。”
温怀笑着,二话不说便提笔。
今年水稻的大丰收,是林宝初功劳。
他对她,可谓是敬佩。
“一则,是通知此次登记受灾的百姓,从今日开始,可凭登记的具体情况领取一人两斤的赈灾粮,截止日期不限。”
这次的大风肆虐,尽管有村民不作为的因素在其中,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穷。
林宝初不会袖手旁观,也不会养成其坐享其成的习惯。
一人两斤粮食,杯水车薪。
但她相信,不会有人对这个数字有异议。
因为这是他们活了一辈子,第一次不向衙门交粮食,还领到了衙门的粮食!
而这两斤粮食,同时也证明了衙门成立扶贫办事处,不是说着玩玩,而是真的在做事。
“还有一则呢?”
林宝初继续说:“二则,告知全县百姓,来年开春县衙将统一放粮种,请各村、各户在春耕之前,确定自家来年耕作的土地数目,粮种按地放。”
“粮种?”
屋子里的人面面相觑,不可置信。
林宝初的第一则告示就已经是史无前例了,没想到第二则更是惊天动地。
“林姑娘,你确定要给全县百姓粮种?”
程书益把‘全县’二字咬得很重。
那可是全县百姓啊!
经过他们此次的户籍重建,他们才知道,原来丰耕县有四万余人,登记户数达七千余户。
更别说每一户种的地有多少了。
这笔粮种数目,绝不是小数。
“林姑娘,自古以来衙门放粮种,只有在天灾人祸时,老夫觉得,此事不妥。”
温怀劝道。
关于这一点,林宝初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