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不应该呀,难道不是越靠近山的地方,蛇鼠虫蝇越多吗?还是只是因为她运气比较好,所以看到的老鼠少?
江蕙想不明白,后来问了陆旷一句,才发现和运气没关系,是因为以前开展过专门治鼠的活动。
“还有这种活动?”
江蕙惊讶不已。
“对,就是除四害。”
就是在五年前,陆旷还记得很清楚,当时他们部队所有军人都出动了,帮着驻地周围的民众一起除害,“那次规模最大,后面虽然没有这么大型了,但也进行过几次。”
“原来是这样,我就说怎么老鼠害虫这些比我想象的要少,你们领……领导人可真厉害!”
江蕙过于震惊,差点都说漏嘴了。
她是真的很惊讶,只有经历过那种时代的人,才知道这听起来小小的老鼠、害虫有多恐怖。
虽说大隋朝真正意义上的饥荒,只有那一次,但其实灾难从来没有消停过,每年总有那么几个地方会发生鼠灾或者蝗灾,只是因为传播的地方不是很广,当官的都当做不知道,然后偷偷强制压了下来。
那是因为他们并不在乎,就算今年地里的收成都没了,庄稼都死了,挨饿的也只有老百姓,他们要管的,只有官府门前的那一亩三分地,只要不让难民前来击鼓伸冤,那就是没有难民,脑袋上的乌纱帽依旧戴的稳稳的。
从来没有谁会主动分粮救灾,更不会想尽办法出动官兵来帮着灭鼠灭蚊,在这些官爷眼中,小小的老鼠虫子算什么?种不好地收不上庄稼,那只能怪自己没本事。
江蕙和师父经常外出行医,见过了太多这种场面,她原以为天下都这样,但没想到换了个时空,却遇到了真正愿意为农民着想,把普通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的领导人。
一时间有些感慨,也有点激动。
也多亏了这个政策,所以现在军区这边的环境才能好起来,不过即便虫鼠少了很多,但也不能大意,毕竟这玩意儿那是不可能完全消灭干净的,还是要多提防一些。
好在江蕙知道一些可以驱除老鼠苍蝇的植物,她打算去山上找找,要是能找到,就移植下来,种在养殖场外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呢。
前两天家畜刚拉回来,状态还不稳定,江蕙走不开,原本打算今天去山上的,但恰好下雨,路上滑,只能等停雨后再说了。
等等!
下雨……
下雨那不就正好可以去河里抓鱼了吗!
江蕙突然反应过来,她本来
()就是要去河边抓鱼的,主要倒不是为了吃,而是想着拿来当饲料。
这边河里的鱼很难抓,因为家属区人多,以前大家想改善生活开点荤,第一时间就是往河边跑,开始还能抓到,但后来随着人越来越多了,鱼变少了也变精了,就特别难抓到了。
再加上这条河又比较宽,还深,就算是下渔网都不好操作,基本上就是奋斗半天,只能捞上来一点小鱼小虾。
这个小鱼是真的很小,连两指宽都没有,那么一丢丢大,还浑身是刺,属于做成一道菜塞牙不够还费油的那种,所以现在会到河边抓鱼的人,已经很少了。
但这些鱼虽然吃起来不怎么样,可用来做饲料却是完全没问题的。
并且需要的不是鱼肉,而是鱼骨头。
这是江蕙从前偶然在一本古籍医书上看到的,上面说,把鱼骨头烘烤干之后,磨成粉末,放入鸡食中,不仅可以促进鸡的生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痛。
江蕙以前不相信,后来在自家的鸡身上试验过后发现还真是,不仅没那么喜欢生病了,就连羽毛都变得有光泽了一些。
而且需要的鱼骨粉并不多,差不多是一斤鸡食里面,加半个指甲盖的鱼骨粉就行了。
虽说只有鱼骨有用,但鱼肉也不会浪费,人不能吃,鸡和猪可以吃啊,直接把鱼肉放进鸡食猪食里面一起搅拌,保准吃的干干净净。
鸡吃的是鱼骨粉,猪则是用贝壳粉或者田螺壳磨成的粉效果要好一点。
不过江蕙之前去河边找过,并没有发现多少贝壳,反而是现在一下雨,水田里的田螺肯定都会爬上来透气,都不用费尽心思找了,等今天晚上一停雨,她就拿着木桶去捡,肯定一捡一个准!
江蕙心里打定主意,等到喂完食后,就搬着一把小板凳,坐在门口开始编鱼篓。
反正要的鱼骨含量比较少,所以她也不用着急,把鱼篓编好后,放在河边就行了,等过了两天再去看,能抓多少是多少。
江蕙是会编鱼篓的,以前他们村里经常有人编什么篓子簸箕去县里卖,这算得上是村里最出名的手艺了,耳濡目染的,江蕙也学了一些。
虽说她的手艺不算太好,编的比较粗糙,拿出去卖钱肯定没人要,但是用来捕鱼是足够了的。
下了一早上的雨,炎热的暑气被雨水驱散,偶尔还有一丝丝凉爽的风吹过来,就这么坐着编鱼篓,也是特别惬意的事。
等到鱼篓编好,江蕙在旁边的泥地里,抓了几条出来透气的蚯蚓,切成小段塞了进去,然后又找了个比较好的位置,把鱼篓沉在了河里。
鱼篓的另一边有一根细线,把线往草丛里一藏,末端系在一根小灌木上,不让鱼篓飘走就行了。
江蕙看了看周围,记下这个位置,过两天再来收篓,就小跑着回了养殖场。
江蕙虽然只让陆旷下午过来接她,但到了中午,他就过来了,手里还拿着饭盒。
看到他走进来的身影,江蕙还有些疑惑,因为她昨晚
就跟陆旷说了(),不用给她送饭了?[((),她自己去食堂买就行,毕竟陆旷也挺忙的,没必要跑来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