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暗中支持汉王一脉的官员是支持几何学的。
“重新丈量土地啊……还真是风雨欲来。”
华长河伸了个懒腰,满不在乎地说道:“反正和我这种小官无关,这些年水灾多发,不少大户乘着这机会占了不少田,出了问题也是他们的。”
这样想着,忽然响起了脚步声,只见杂造局的副使急急忙忙地跑进来。
“老华……呼……”
“你先喝口茶再说。”
华长河端起一杯茶,面上有些无奈,他这个副使怎么总是这般毛躁,大家都是读书人,就算是工部的,也要镇定点嘛。
副使饮下凉茶,方才开口道:“朝廷的钦差到了,说是要调用我们的工匠!”
“钦差?”
华长河有些不解。
副使的声音提高八度:“就是那个割发代首,死谏太祖,不破倭寇,誓不还的汉王世子————朱瞻壑!”
闻言,华长河瞳孔微动,呼吸也变得急促。
报纸上清楚记载了朱悟净募兵抗倭的“始末”
,虽然应天府有些官员表示事实并非如此,但是百姓以及他们这些低层官员,显然更喜欢报纸上的说法。
总之,南方诸地不少人都知道朱悟净的大名。
有的人嘲笑朱悟净不自量力,有的人感到钦佩,有的人觉得他就是吃饱了撑的……
无论如何,名气确实打出去了。
皇孙之中,除了那位大名鼎鼎的好圣孙朱瞻基,也就是汉王世子朱瞻壑的名气最盛大。
华长河平复心情,微微颔首:“带我过去,不要让世子等急了。”
副使立刻带着华长河走向衙门大堂。
一路无话。
华长河来到大堂处,见到三道身影,最中间的一位是个身穿黑衣的魁梧壮汉,伫立在中间宛如一杆长枪,似是要刺破整片乾坤。
在他的两侧,分别站着两个少年。
一个身穿道袍,一个身穿直衣。
壮汉似是一座高塔一般,将两个少年隔绝。
“于谦,你怎么也在?”
华长河发出一声惊叹,探出脑袋,望向于谦道:“对了,听说你去参加乡试了,不知可有中举,是否要我帮你准备一些书籍……”
见到熟人,华长河热情地招呼。
“华大使,学生并未中举。”
于谦有些尴尬。
听到这话,华长河的神色也有些尴尬,但是旋即一笑,说道:“没事,一次就中只是少数,以你的才学日后必然有所成就!”
();() 朱悟净腰部微弯,脑袋往前伸,侧着头看向于谦。
“于兄,你和这位大使认识?”
朱高煦默默地上前,挡住朱悟净的视线。
于谦道:“前些日子,我偶然见到华大使,有些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