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人人都爱马文才谁和谁在一起了 > 第79章 天生贵种(第4页)

第79章 天生贵种(第4页)

“那是什么”

马文才现她是真不明白,稍微耐了耐性子,开始和她解释何谓手铸金人。

说到手铸金人,不得不说起胡人的一项传统。自汉时起,游牧部族就用铸造金人的成败来占卜吉凶,概因这时代炉火温度不高也不稳定,铸造成败全靠天意,所以成则吉毁则凶。

当年的匈奴、羯族,都曾铸造过祭天金人来占卜。在鲜卑还是部落制度时,手铸金人则用来确定酋长夫人的人选,后来到了鲜卑立国,手铸金人干脆就成了对皇后选立的预测。

北魏是胡族建立的,有许多不同于中原的规矩,譬如子嗣被立为太子,生母必须赐死的“子贵母死”

制度,就造成后宫里一旦有妃嫔怀孕,总是想尽办法让自己流产,又或者祈祷只生公主,即便生下了儿子,也寻找重重办法让儿子夭折在幼年,所以拓跋皇室一族的子嗣留的艰难;

又例如“保母”

制度,在皇嗣被确立而赐死生母后,选择有德有能的女子成为皇嗣的“保母”

,替代母亲的身份照顾他长大。保母有很多干脆就是被赐死的妃嫔在生前亲自挑选向皇帝举荐的,当年皇帝拓跋焘邀请花木兰入宫,也不是请她做自己的妃嫔,而是做自己儿子的“保母”

而已。

而手铸金人,便是攸关北魏皇帝后位的最重要仪式,当年多少战败国的公主、汉人的不起眼妃嫔,便因为手铸金人成功,力压一干鲜卑贵族女性,成为后宫中真正的主宰。

不论接受“手铸金人”

占卜的妃嫔出身如何,是否得宠,是否生子,是否贤能,只要过不了“手铸金人”

这一关,即便再怎么受皇帝宠爱,即便死后可追谥为皇后,但生前登不上后位。

这是拓跋氏皇族定下的死规矩,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是皇帝和太后也无权插手和干涉。

如今北方的胡太后当年便手铸金人失败,以她司徒之女的身份,也只能在手铸金人成功的高皇后之下。胡氏虽然后来联合汉人士族辛苦谋划,逃过了“子贵母死”

而被赐死的结局,可这辈子也不可能得到皇后的位置,更不可能成为皇太后。

因为心有不甘,因为一直被高皇后压着,胡太后以“皇帝年幼”

的名义临朝称制,最终成功迫害了高皇后,废了她的皇后和太后之位入庙为尼。在那之后,她尊自己为皇太后,但在礼法上来说,她其实只是“皇太妃”

而已。

这件事连南方都有耳闻,概因魏国建国一百多年来,没有因“子贵母死”

而死的皇帝生母,唯有胡氏一人。

手铸金人是决定了皇后人选的占卜手段,即便不在后宫,在魏国鲜卑贵族之中,若有难以裁决人选的事情,也皆以手铸金人决定。

甚至有一种传闻,说北魏的皇帝在决定皇位继承人选时,通常也是采用手铸金人的方法确定,只不过因为皇储之事需要保密,不会像确定皇后那样昭告天下,进行仪典。

手铸金人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家族和合作利益者的事情,因为是临时倒模成像,对金子质量的要求特别重视,当年四十九块金饼大多都流入了北方,在历代手铸金人中被角逐,参与皇后竞争的家族无不寻找完美成色的金子。

而最贵重的赤金器也大多是在北方流行,一部分原因是魏国早期没有货币,很长一段时间内赤金是最贵重的货币单位之一,其余便是因为胡人天生对金器的热爱,以及各方对金子成色的需求。

祝家庄久居南方,庄园里又没有金矿铜矿,用出产去换东西也很少是用金银交换,自然对金银没有太多的需求。

作者有话要说

可马文才却是一心想要在未来扬名立万、开创一番基业之人,自幼好打听南北两地的名人轶事、旧闻秘史,对于手铸金人之事,甚至比很多朝中官员都要明晰。

祝英台能够提纯黄金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哪怕她无法靠家族的力量寻觅到合适的金锭,也能亲自创造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哪怕被人陷害无法使用正确的方法手铸金人,也可以凭借她在炼金上的技巧轻松地铸成金人。

这一刻,知晓“手铸金人”

对北魏多么重要的马文才,看向祝英台的眼神犹如看着什么怪物。

这样的能力,搁在北魏,是能掀起北魏轩然大波,或是

命中注定要成为皇后之人。

小剧场

马文才巴拉巴拉巴拉吧所以,这本事很厉害

祝英台失望那还不是不能赚钱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