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圣人都说出如此话语,可见他们对自身道的追求。
诚斋大儒扶起许汉文,看着许汉文,又看了看周辞。
“为师一生只有你们三个弟子,也是为师最大的收获。”
诚斋大儒柔声说道,原本他心中还有些遗憾,如今已经没有了。
大弟子践行儒道,一往无前,从未有过后退。
二弟子虽蹉跎半生,今日终找到了自己的道。
三弟子没有儒道天赋,却自悟红尘一道,造福万民。
“何其有幸,能让老夫得你们三个。”
诚斋大儒笑道。
周辞摸了摸脑袋,眼下这个气氛他有些受不了。
他决定打破这个有些伤感的气氛。
“老师,你何时回来的,大师兄怎么样了?”
许汉文闻言,也连忙问道:
“对啊,老师大师兄伤势如何?”
在汴梁的时候,大师兄最照顾他了。
诚斋大儒见两人这么关心王子俊,开口说道:“没事,我已经送他回家了,没事的话可以去看看你们师兄。”
“我听说师兄伤了根基,能治好吗?”
周辞问道。
“什么,伤了根基?”
许汉文大惊。
诚斋大儒白了周辞一眼,要你多嘴。
“汉文你别激动,子俊确实损坏了自身根基,在蛮天为了自保,文心差点破碎,刚刚凝聚的家国天下也消散了,不过为师会治好子俊的伤势的。”
竟然如此严重。
周辞心中一惊,之前在宫里他们没有具体说师兄的伤势,此刻听老师说起,这才清楚。
文心差点破碎,家国天下消散,这已经是断了儒生前进的道路。
文心载道,是儒生的根本,一道有所损坏,便道心不满,若不补全,此生无望圣道。
当初他父亲自碎文心,再也无法修行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