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山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
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
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游览漓江,有一个绝妙之处,景观不因时、因地、因气候受影响,而会各有独特之处。不同的天气漓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晴天,青峰倒影;阴天,漫山云雾;雨天,漓江烟雨。甚至是阴雨天,但见江上烟波浩渺,群山若隐若现,浮云穿行于奇峰之间,雨幕似轻纱笼罩江山之上。
前一天游览了桃花江,今天和张大叔约好了游漓江,还是从城里的码头出,沿江南下,今天的第一个停靠地点是象鼻山,秦夭夭一直记挂着象鼻山上的摩崖石刻。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通透的圆洞,名曰“水月洞”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就形象的刻画了水月洞。而水月洞内有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6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o余件。1994年这会,对水月洞的保护还不是很严格,由于洞口处水比较浅,张大叔的船还没法到达,秦夭夭一行人还涉水走了一小段路才进入了水月洞。
来洞里观赏的人不算太多,大多数游客还是喜欢坐在船上看整个象鼻山,或者是到山上游览普贤塔和云峰寺。水月洞北边墙壁上是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朝阳亭序》是楷书,而三《朝阳亭诗》则是行书。张孝祥的书法既有颜真卿书法遒劲雄伟,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的特点,也有米芾书法的笔势奔放,秀拔清朗的面貌。秦夭夭学的也是颜体,近几年因为练武锻炼,手上的劲增大不少,写出来的字有力,但是灵性有余而气势不足,整体偏秀气清朗,所以张孝祥的书法很对她的胃口。她站在《朝阳亭序》石刻面前,手书空临摹,师傅走过来说:“等下午回到城里,我们去找找有没有拓本。”
“师傅,我的字气势不足,是不是不太适合学颜体啊。”
“每个人的字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你现在还小,气势不足很正常。为什么带你出来采风,多看,看景看人,山河大地有气势,身居高位也有气势,看得多,走得远,站得高,总有一天你也会有你的气势,再说,是让你学颜体,并不是让你成为颜真卿。”
师傅给秦夭夭塞了一碗“鸡汤”
。
“嗯,师父我知道了。”
秦夭夭点头受教。
“所以慢慢来,学画,学书法都要沉得下心来,你再来看看范成大的字,他也是学颜柳,但是又自成一体。”
看完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水月洞南边墙壁上是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范成大是南宋杰出诗人,他不但善诗,也善书,只是他的书法被诗名所掩盖,他早期受太外公蔡襄影响,书法承于蔡襄、颜真卿和柳公权书体,有典型的颜柳遗风,而他晚年最终融合苏,黄,米,蔡和二王几家为一体,并融入己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你看范成大的这篇字,虽是楷书,却不循规蹈矩,写字随着心绪变化而变,提按顿挫,疾徐缓急,得心应手。”
师傅指着《复水月洞铭》指点秦夭夭。
走入洞内,6游诗稿以行书写就,6游精于行、草,其书体潇洒遒劲,大气磅礴,时而沉重,时而轻松,不计工拙,形式不拘一格。秦夭夭一行人看得如痴如醉,大家都站在自己喜欢的书法石刻前临摹。虽然知道不文明,但是秦夭夭还是忍不住伸手抚摸过每一个字。
秦夭夭在水月洞内收获良多,简直流连忘返,等到大家走出水月洞,重新回到船上,已经是午饭时间,张大叔都已经准备好了午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今天的午饭是杂鱼炖豆腐,加上炸辣椒,虽然菜式不多,但胜在量大,大家都吃得饱饱的。
吃过午饭,张大叔继续南下,途中还看到了塔山,穿山,净瓶等多个景点,秦夭夭拿着相机坐在船头“咔嚓咔嚓”
地拍个不停。今天的终点站是大圩古镇,它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
之一,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东岸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石板路旁的房子多为青砖、青瓦的两层明清建筑,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三进、四进式建筑,历史沧桑随处可见。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靠街的一般作铺面从事商业,有楼梯可上二层。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大宽敞,供着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动、会客的地方;两边是用来居住的厢房。正房、厢房的门窗上都雕有花纹;正房后有门可到后院,后院临江并建厨房和厕所,有石阶可到江边取水、洗衣。
这些房屋,每栋都有数百年的历史。秦夭夭走在石板铺成的街道上,房前有“咕噜噜”
吸着水烟的老人,趴着打瞌睡的黄狗;肩上站着两只鱼鹰的渔夫穿着草鞋,从身边走过,去江边捕鱼;有相邻的妇女在拉家常,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行进的脚步,生活显得非常平静,然而却很温馨。
踏着石板路漫步在古镇老街,让人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秦夭夭觉得,要是此时下起绵绵细雨,青葱少女执一油纸伞,从街尾袅袅走来,此景简直不输江南美景。
到了大圩,万寿桥是必去的地方。万寿桥建于明代,是一座石块砌起的石拱桥,桥面的石头都已被磨得溜光亮,间杂些许小草,古朴自然。桥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赏漓江及对岸螺蛳山的极佳位置。
师傅和罗师伯商量了一下,让大家自由活动,下午五点回到老街集合就行,当然,不能单独一人。
秦夭夭对老街上的建筑更感兴趣,看到路边有家凉粉店,秦夭夭拉着师傅就进去了,“师傅,我请你吃凉粉。”
等凉粉的间隙,她征得了老板的同意,把整个屋子都逛了一遍,“师傅,你说穿着旗袍,在这条街上拍照,多有意境啊。”
师傅懒得搭理她,“快吃凉粉,吃完我们逛逛去。”
古镇共设八街——老圩街、地灵街、隆安街、兴隆街、塘坊街、鼓楼街、福兴街、泗瀛街。秦夭夭师徒俩一条条街道逛过去,看到许多竹编作坊、草鞋作坊、草医诊室、老理店等古老店铺。秦夭夭挑挑拣拣买了一些竹编小饰品,打算带回去送人,她还想买草鞋的,但是被师傅制止了,“等我们要回家的时候再来买,这几天背着你不嫌重?”
好吧,秦夭夭被说服了。溜溜达达走完整个古镇,秦夭夭还坐在万寿桥上随手勾勒了幅古镇小景,看时间差不多了,师徒俩又朝老街走去。大家集合以后,决定就在古镇里解决晚饭,简师兄去叫张大叔,其他人就近找了个人气最旺的路边小店。
听店主介绍,要了狗肉火锅,其实漓江清水鱼也是特色,但是这两天都是吃鱼,大家强烈要求换换口味。
大圩镇饮食文化依托灵川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尤以正宗灵川狗肉为最。因为y省也有吃狗肉的文化,所有大家都没有忌讳的。
师傅还要了点米酒和大家一起分食,当然秦夭夭和赵师姐两个未成年儿童没有能够参与。吃完晚饭,日头已经西沉,回程路上,山山水水在夕阳下又别有一番风味。回到象鼻山,月亮初升,秦夭夭还得以欣赏到了“漓江双月”
奇特景观,就是可惜今天不是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