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有些奇怪,李斯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不错,九鼎尽人皆知。但九鼎由何而来,是谁人所造,又起到什么作用,这九个鼎,又是凭什么成为华夏的至尊瑰宝,这些,大王可知否?”
李斯也是连番问道。
“这个,居传说是大禹而造,至于其它嘛……”
嬴政读的书不少,但却是没有非常确切的相关记载。
“关于九鼎的事,大王以后可能会知道的比任何人都要多,在下也不便于多说。草民要说的,是‘华夏九鼎’作为王权的象征,一直存放于历代的王室。而就在一年多之前,吕相邦在出征魏国时,用计绕道周王都,灭了大周,已经将九鼎劫回了咸阳。”
李斯沉声说道。
吕不韦灭周一事,下众所周知,但却极少有人知道吕不韦将九鼎带回了咸阳,就连秦国的王室宗族也并不知晓。
嬴政以为自己听错了,急问道:“你是说,九鼎就在秦国?”
“不错,大秦灭周劫鼎一事吕相虽未声张,大概是怕各国借由此事兴兵伐秦。可似乎各国忌惮秦国的武力,又无确凿的证据,再加上周王室早就名存实亡,所以列国均未敢妄动。”
李斯平静的讲述着,似乎在说着一件市井小事。
“吕相邦的消息封锁的可真是隐蔽,竟连寡人都不知情。”
嬴政显得有些气恼。
“草民也是在游走列国之间,偶遇到周王室的一位爵爷,才闻得此事。”
李斯说道。
嬴政思量了一下说道:“寡人自会找吕相邦核实此事,不过,先生突然提及此事,是何用意?”
国政较为敏感,嬴政似乎有所警惕起来。
李斯沉声说道:“大王可知,‘九鼎移,下’这个道理。”
嬴政:“!!!”
“九鼎已然主,大周朝已经灭了。各国君主已经不是诸侯或者封王了,而成为了真正统领一方的一国之主。华夏必然也会出现一个的朝代取代大周,成立的王朝,这是历史的必然,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李斯顿了一顿道,“此为时。”
嬴政顿时疑惑大减,另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连连点头。
“而九鼎现在都安放在秦国,这就意味着大势所趋在秦国。而秦国也正值兵强马壮之际,此为利也。”
李斯继续说道。
嬴政点头,很用心的在听。
“君主开明,善于用人断事,则人才辈出。上下同心,则无往而不利,此为人和也。”
李斯虽然语较慢,但很连贯。
听完李斯讲完时,利,人和,嬴政快思索着些什么。
他何其聪明,不难听出李斯的意思,是道出秦国统一华夏,乃大势所趋,也占据时,利,欠缺的唯独是人和,因为嬴政现在没有掌控王权,手下更是无人可用,而这也恰恰是他最该解决而目前很难解决的。
李斯轻描淡写便指出了要害所在,可见他对下的形势琢磨的颇为透彻。
“依先生所言,寡人是否具备人和呢?”
嬴政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这‘时、利、人和’只是草民的愚见,害怕误导了大王。”
李斯拱手说道,“不如,请大王接着回答草民的问题,或许,答案自然就会揭晓。”
“那好,先生请问。”
嬴政肃然说道,似乎已经对李斯产生敬意。
“大王,可否胸怀下之志?”
李斯一字一顿,问道。
“当然。”
嬴政想都没想,便颇为肯定说道,“既然上苍眷顾寡人做了秦王,寡人的志向,就在于下,赢取下,也是寡人一生所求。”
“大王,恕草民之言。”
李斯说道,“各国的君主,甚至各国历代的君王,又有哪个不将赢取下作为自己的目标,甚至手中握有一定兵权的将领,都可能有雄图下的野心。不然,世上哪会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呢?”
“说的对,又有哪个君主不想扩大自己的领,增加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