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站在那员外旁边的满头金钗的老夫人同样感叹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他们那衣服可真好看。”
“要不怎么能说是大明的门面呢。”
正当众人陶醉在这无比光荣自豪骄傲的氛围时,不知哪里来的小孩子的挣扎声:“不,我不要,我要看锦衣卫。”
刘勉顺着那声音望去,原来是刚刚那小男孩被自己父亲找到要带走,一边挣脱一边道:“我要看锦衣卫。”
“看什么看,回家锄地去!”
那拉扯着破衣烂衫的男孩的父亲同样衣衫褴褛暴烈道:“这些东西跟你有什么关系?那么多草要锄,那么多秧要插,你还在这看什么,什么屁的锦衣卫?”
这男人的话如同火星,点燃了周围人的热血,纷纷谴责道:“这是哪来的野人?怎么说话呢?”
“是啊是啊。”
一商贩应道:“没有大明朝,没有洪武军,没有锦衣卫,你喝西北风啊?真是个没有良心、不知道感恩的东西!”
“就是,就是。”
一赶集的农民见状,也加入应道:“知道他们是干什么去了吗?那是为我们开疆拓土去了!你居然说跟你没关系?”
“本来就没关系呀。”
那男孩的父亲并不示弱,反驳道:“他们开疆拓土去了,你的田地增加了?反正我家的田还是那么几亩,不去除草、插苗还会饿死。到了年底也没见让我少交租啊。”
“你怎么只想到你自己呢?”
一开始那员外指责道:“你要多想想大明,多想想朝廷,多想想贡献,多想想报恩,别只顾着想自己。”
“你不想自己,怎么不把自己的钱捐了?”
那男孩的父亲反问道。
“我捐了,捐了不少呢。”
那员外自豪道:“我一年得捐几百两银子,有时甚至是几千两。有的给官府,有的分给贫户。”
“哇,大善人呐。”
周围人夸赞道。
那员外捋了捋胡须谦虚道:“哪里,哪里。我的一切都是大明给的,如今年岁已高,也该回馈大明了。”
说着对刚刚那孩子父亲教育道:“年轻人,凡事不能太极端,眼光不要太狭窄。你也是个当爹的,你儿子在旁边看着呢,你得做个榜样。什么是榜样?忠君爱国,那才是榜样!”
“好!说得好!”
众人一阵欢呼。
那男孩的父亲听这员外有理有据,自知理亏,只能退一步道:“我刚刚确实是说错了话,但是家里确实有很多活要干。”
“有活干就去干,别把生活的不如意泄给别人。”
那员外见对面气势弱了许多,调整了语气,更加从容不迫道:“大明没有得罪你,这洪武军、锦衣卫更没有得罪你,若是没有大明,没有皇上,别说你种地辛苦,你连地都没的种,直接饿死。”
“是,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