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被李恪就这么直接的拒绝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有些诧异的问道:“我看你不是很欣赏他的画吗?为什么拒绝的这么干脆?”
其实,在听到李世民说这幅画乃是阎立本所画的时候,
就不由的想起《大唐新语》上的一个小故事。
据说,有一天,李世民带着一群大臣在青苑之中划船,突然现湖面上有一种奇怪的水鸟,随着水波起伏,悠然自得。
李世民兴奋的手拍船舷连声叫好,立刻让在座的侍臣们赋诗咏唱……
可就算这样,李世民还不满足,就像前世的网友在吃到美食、美景的时候一样,也要拍照留念。
这么如此美妙的一幕,岂能错过。
没错!他立刻让随行的侍者,把阎立本喊了过来,还让他带上画具!
要知道,此时的阎立本,已经是刑部侍郎,是分管吏部、考功、主爵三曹的堂堂正正的从五品官员,可不是专门画画的画家。
接到李世民的召唤,阎立本就马不停的赶了过来,也顾不得身上的汗水,站在水池边,便开始作画。
可是越想,越气。
我满腹锦绣文章,心中也有万里平戎之策,怎么就被他们当成了比下人还不如的画家呢?
这对他的自尊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可谁叫李世民是皇帝呢,阎立本又不敢在他面前抱怨,只能回到家后,自顾自的生闷气。
在看到儿子后,便嘱咐道:“为父自幼好书,自认并非愚昧无知之辈。写的文章,也并不逊色于他们!可如今,他们却只现了我的画技,还称呼我为画师!还要给他们当小厮画画,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儿子啊,你要引以为戒,千万别再学这门手艺了。”
以至于,阎立本出神入化的画作,就此失传,让后人莫不惋惜。
所以,在听到李世民要让阎立本给他作画,他立马就拒绝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点道理,他自认为他还是知道的。
再联想到阎立本与名相狄仁杰亦师亦友的关系,此时卖个好给阎立本,以后若是遇到狄仁杰,想必也有一个好印象。
所以,在听到李世民的话后,他洒然一笑,对着李世民说道。
“儿臣喜欢阎侍郎的画作不假,只是儿臣对朝廷对社稷尚无一丝建功,就算身为皇子,也不过是有个好点的出身罢了。”
说着,他指了指阎立本的《职贡图》,接着说道。
“阎侍郎身为朝廷从五品的官员,腹有锦绣,心有平戎策,却因为欣赏他的画作,就不分情况的找他画画,在儿臣看来,那不是欣赏,是低贱了他。”
听完李恪的话,李世民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暗叹自己平时这样做是不是不对。
同时,他也对李恪不禁刮目相看起来。
他本以为自己的这个儿子,只知道不思进取,却未曾想到,他的内心竟如此细腻,不说思维缜密,但也智慧过人。
他能够从微小的细节中捕捉到问题的关键,说不定真的,可以出奇制胜的策略打破他目前的困境。
这种天赋和才能,让他不禁感到惊喜和骄傲。
他们的谈话,已经持续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李世民见题外话也谈的差不多了。
看了一眼窗外刺眼的阳光,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唉。。。”
他本想特意的叹一口气,由此引出接下来要说的话。
只可惜,他对面的李恪,此时心里也在默默嘀咕。
阿耶李世民到底找他什么事。
从交谈开始,聊的既不是赈灾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