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臣徐庶抱拳拱手,站立而出,面向吕布说道:“陛下!陛下之功绩,已盖寰宇!不如趁此机会,在益州城建立一座《龙凤台》以祝陛下之功绩是也!”
大将邓艾非常同意徐庶的观点,抱拳拱手,站立而出,说道:“妙!妙啊!元直所言甚妙啊!若陛下建立《龙凤之台》天下必定为之震动,刘备,孙权等辈。必定会望风而降也!”
谋臣杨修站了出来,抱拳拱手向吕布说道:“陛下!臣愿亲自草拟文书,公告天下!”
杨修此人,素怀救天下黎民苍生为己任!见曹操大势已去,素来投奔吕布。想在吕布麾下尽忠效力!吕布乃爱才之人,不计较杨修曾经跟过曹操,将其升为军前别部司马。为大军出谋划策!
三日后,杨修于府中,写下一封千古奇文交予吕布。
文中写道:奉先之威,为解救天下黎民于水火而生之盖世英雄!
西楚大帝千古仁君万古仁义。
所过之处无不受百姓之爱戴,箪食壶浆,建立功勋之名,无往而不利!
此无人能敌,西楚大帝吕布之名,当流芳至百世千世之功。
大帝督查民情之疾苦,天下贤明之君主如是乎!各路诸侯无不望风而降之!
如此颂贤之德君,天下学子,天下有识之士皆来投奔!
大帝显中华之神威,天下震动。
今登高山《龙凤台》,博览山河之秀美。
抱美女貂蝉于怀抱兮,歌龙凤以娱天年……
吕布看完杨修所写关于《龙凤台》之歌赋后,深感欣慰。
吕布点了点头,说道:“杨修,汝之大才不下于诸葛亮是也!”
杨修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过誉!微臣愧不敢当也。”
诸葛亮此人,杨修亦略知一二。此人乃辅佐刘备之能臣也!杨修若想赶上诸葛亮,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历练。
水镜先生听到吕布诵读杨修写下之《龙凤台》诗赋后,站立而出,抱拳拱手向吕布说道:“陛下,可按照杨修之《龙凤台》修筑高台于益州城最高处,登高望远!以解陛下之功绩也!”
“嗯!”
吕布点了点头,说道:“孤正有此意!”
吕布吩咐下去,大声说道:“来人,以最快度,修建《龙凤台》以供众臣赏娱!”
修建宫殿之臣,接到吕布命令,马上抱拳拱手向吕布,说道:“是,陛下!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修造《龙凤台》宫殿。”
……
数日后,《龙凤台》果真修建完成。
吕布带领群臣站在《龙凤台》之上,俯视而下。
众臣观摩着高台,连连称赞,说道:“好啊!好啊!此台甚是宏伟壮观,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台《龙凤台》是也!”
吕布非常受用众大臣们的吹捧,坐在坐处,享受着高台上之微风拂面而来。
《龙凤台》高约四五丈,宽约数百尺,分九个大台阶建造组合而成,每层台阶由九个阶梯制作,共有九九八十一个阶梯。台阶从上至下,每隔三个台阶,站立一名士兵。
台阶之下,有两队骑兵,左边一队穿着黑色衣服,穿黑色衣服者乃吕布亲卫之将士。
右边一队将士,穿着红色的衣服,此乃吕布新招收之将士是也!
黑、红两队将士,各有三百人之队伍。
“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
高台之上,摆设着九个大鼓,大鼓被九名光着膀子的硬汉同时用力敲响。
“嘭嘭嘭嘭…嘭嘭嘭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