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条件并不怎么样,沈夏竹如果是个正式老师,那她在相亲市场上一定会很抢手的。可惜她不是,她还没转正,那么好一点的男方家庭也会想要再观望观望。
沈夏竹长得并不差,身高中等偏上,长年拿笔读书,没干过什么农活,长得水灵灵,两只黑亮的大辫子捶在胸前,衬得她的皮肤更加白皙。眼眸澄澈,是这个年代最受人喜欢的正直清明感。但家里条件又一般,工作一般,那么给介绍过来的男青年条件也就一般。要么学历不高,要么家庭也不怎么样。
于是,沈夏竹一个都看不上,便一直拖着。
上辈子,沈夏莲后来的三姐夫,也就是个初中毕业,也是因为沈夏竹挑来挑去挑不好,临时老师的工作也没了。家里不许她再拖下去,才凑活着过的。三姐夫人老实本分,给工厂开车开了一辈子,虽然没啥大出息,但胜在安稳。到了退休的年纪,因为工龄长,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反而比以往上班工资还高。人到暮年,日子过得反而比年轻时还舒坦。
沈夏莲在思考,如果可以,这辈子希望三姐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另一半。
"
找不到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啊,你才21,有的是时间,不要急嘛。"
沈夏莲,安慰她姐姐。
谢谢,被一个11岁的孩子安慰,沈夏竹并没有觉得宽心,她只觉得更丢脸了。
这边,沈立民和沈大山已经从外面回来了。大队,就是生产大队,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皖省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逐步向周围省市辐射开来。虽然大包干实际直到1983年初,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但在南方,大家都其实早早都选择了"
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于是,生产队体制便已经逐步瓦解。
但生产大队还在,村里人不再需要他们来进行粮食分配了,但依然需要他们进行一定的日常管理。其实作用跟后来的村民委员会差不多。
沈立民和沈大山今天晚上是去找大队长的,还提了一斤鸡蛋过去,那是沈小夏每天伺候那几只鸡攒下还没来得及拿去卖的。
他俩想去问问有没有什么活可以干。别以为生产大队只管田里,他们管着生产,可不仅是地里的产出,还有村办企业的产出,那也是生产。
这两年,各个村6续开办了一些工厂,都属于村办企业。去年年中,沈家村也成立了纺织厂,村里每家可以有一个入职名额。因为是纺织厂,女性职工为主,沈立民和王小芬就做主给了二女儿沈夏兰。沈夏兰去年年底结婚了,嫁去了搁着一座桥一条河的小河村。但工作关系依然还在沈家村的纺织厂。
他们提着鸡蛋到大队长家里,他家刚吃完饭,在收拾碗筷。大队长其实也是村长,也姓沈,沈来福。跟沈立民算是一个辈分的。看见沈大山手上的鸡蛋,就知道他俩上门有事求他。
"
进来坐会吧,吃过了吗?"
沈来福笑脸迎人,客套着招呼,"
要不在我家再吃点,我让你嫂子再炒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