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新一听这话气得牙根发痒,这可恶的东西太轻狂了,但还是强忍住心头怒火,没好气地说:"
出门去了。"
济世和尚嬉皮笑脸地说:"
是吗?该不是故意躲着我吧?"
说着起身要进两边房。苗新忍无可忍,操过桌边一把扑刀喝道:"
大胆秃驴,故意到山寨来滋事寻衅,我今天要看你有何能耐。"
话落刀起,呼啸带风,冲和尚劈去。那和尚一个猫步,窜跃一边说:"
苗寨主,我再借你一条膀子,你都奈何我不得,别找死。"
说完旁边一小和尚递过一把柳叶刀,双方退到屋外,拉开阵势,你来我挡"
叮叮当当"
厮杀起来。一连战了二十多个回合,苗寨主终因单臂力弱,逐渐不支,只有招架之劲,无反搏之力了。近十名寨兵一看不妙,各自抄起家伙一哄而上,十几名小和尚也举刀抵挡,双方混战起来,不到一个时辰胜负已成定局。苗新身负重伤,剩最后一口气时,他叫人迅速逃走下山进村,把情况告诉小姐。山寨上除一名士兵逃下山去外,其余全被和尚杀了。和尚见小姐真不在山寨,点起一把火,带人下山去了。一群小和尚一边说一边笑刚来到山下,迎面碰上急赶回来的苗秀英。苗秀英一见和尚二话不说拔剑砍去。济世和尚一见苗秀英果然貌若天仙,脸露淫笑,还想说话,可苗秀英一把龙泉剑上下左右一眨眼功夫使出了七八招,这和尚不敢轻敌,打开架式,使招迎战。苗秀英怒火中烧,报仇心切,一把三尺龙泉剑犹如万龙出海,刺向和尚,那和尚根本来不及进攻,只是招架,边打边往后退,正打着只听"
咔嚓"
一声,济世和尚光头落地,无头尸体"
嗵"
的一声像一堵墙似的倒下,一命呜呼了。一群小和尚一见四处惊逃。苗秀英杀红了眼,哪容一个开溜,不一会,十几个小和尚吃饭的家伙一个个都搬了家。
苗秀英奔往山寨,一切都晚了,山寨一片火海,父亲和近十名寨兵倒在血泊中,苗秀英痛苦万分,欲哭无泪。她恨自己,因临出门时父亲一直表现得不安,叫她叫下山了,她说:"
昨天讲好,今个教人家刀法,怎好不去呢?"
苗秀英见父亲脸色不对,以为身体不舒服,一再追问,苗新对女儿说:"
昨晚做了个恶梦,不知从哪跑来一群狼,见人就咬,山寨中的人一个个被咬死,我奋力砍杀,一群狼一齐冲向自己,一下惊醒,原来是一场梦,梦醒后再也睡不着,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苗秀英一笑说:"
嗨!原来是一场梦闹的,没事,我早去早回。"
于是苗秀英只带了四五个人下山,其余人全留在寨里。不曾想,这一去却是和父亲永别之时,而且父亲又死的那么惨。苗秀英越想越气,越气越后悔,她跪在父亲尸体面前,仰天长叹:"
老天爷呀!你为什么要容恶人横行,好人不得善终呢?"
说完把剑一横,鲜血涌出,倒在父亲身上。
周围山民在四五名寨兵的带领下,手拿叉子、扁担,从四面八方向山寨奔来,可都来晚了,苗寨主战死,苗小姐自刎,留在山寨的其他兄弟也都壮烈殉难了。
村民中有个老者环顾一下周围说:"
此山险恶,苗小姐遗体不应葬于此,应埋葬在离此不远的东方梅山。"
大伙一致赞同。于是老者在梅山选了一块凤头地将苗小姐安葬了。
第二天有人到坟前祭拜,见这座坟长得像一座小山似的。又过了许多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除恶安民、侠肝义胆的女杰,自发捐款在苗秀英坟前立了一块碑,上刻"
苗氏侠女秀英之墓"
,墓前有石桌、石凳、石香炉,还有十几个大小差不多的圆石,人们说那是"
和尚头"
。
30、歹刘黄的传说民间故事
古时候,洛阳附近有一个后生,姓刘名丹亭。他自小爱花如命,种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院前层后种了许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为他花种得好,常遭顽童袭骚。他非常生气,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轻者罚劳作一晌,重则打板数下。因此,当地顽童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歹刘”
。这样渐渐传开,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
。
说起“歹刘”
的种花技艺确实不凡,他种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艳品种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黄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过“姚黄”
,众乡邻惊叹,富贵人家以金银相求。当时黄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进行大量繁殖,一时远近争相栽种,成为一种时尚。以后,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歹刘黄”
,这品名被载入书中,流传下来。
31、昭君出塞2民间故事
1、自荐
刚用过午饭,一个消息忽然像插了翅膀一样的在宫里流转开来,说什么皇上要在宫女中选出一人封为公主去做匈奴的王妃。这个惊人的消息一下令沉寂的宫庭里热闹非凡,小宫女们成群的聚集在一块儿,议论纷纷,但议论的人虽多,却没有人愿意去报名,因为大家都知道匈奴远在赛外,那里虽比宫庭自由些,却背井离乡而且是苦寒之地。可是有一个宫女却默不作声的悄悄离开了众人,她找到了当值的大太监说自己愿意应召。当值的太监王公公大吃一惊,惊讶的盯着眼前的宫女。这个宫女正是艳压后宫的王嫱,只可惜当年因了毛延寿的屈笔而错失圣颜。“你?你竟然愿意?匈奴可是个苦寒之地,根本没人愿意去啊。昭君,你呆在后宫,也许还有机会面见圣上,可是如此一去可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王公公爱怜的看着眼前的昭君,劝告着。王嫱一昂头:“王公公,我意已决,与其呆在后宫寂寥终身,倒不如远嫁匈奴,也为国家安定出一份力,想我虽为女流,却也饱读诗书,也知道为国分忧。”
王公公看着昭君坚定的态度,不由敬佩的点点头,这几年来昭君也帮了他不少忙,他也深深喜爱这个聪慧美丽的小宫女,可惜自己不敢得罪深得皇后宠爱的毛延寿,否则早就想要帮助昭君得见圣颜了。他沉思了一下,觉得昭君说得也有道理,眼下自己是没有机会帮助昭君了,从他对昭君的观察来看,这个小小宫女做事非常有主见,也许出嫁匈奴,真的会有自己的一番天地,要是那样,还真是比窝在这寂寥后宫永无天日要好得多。王公公想罢,不由笑着说:“好,就是你了。”
2、树德
出了长安,一路西行,没多久已经到了塞外。昭君掀起车帘往外看去,但见由于多年的征战,这里的土地已经是贫瘠不堪,远远的一些饥饿的人扶老携幼的蹒跚前行。在这些饥民当中,昭君一行的招摇非常醒目,许多人驻足观看,一些衣衫褴褛的人不由吃惊的对着这支队伍指指点点。忽然昭君看见一个老者匍匐在地,身躯不停的抖动着。她急忙呼叫车旁的侍卫:“去,看看那边的那位老人怎么回事?回来报我。”
侍卫听了急忙打马而去,不一会儿就回来报告昭君说:“公主,是一名饥民,因饥寒交迫而饿昏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