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明朝的现代化改造有哪些 > 第13章 初到开封(第1页)

第13章 初到开封(第1页)

唐之长安,宋之开封,都是彼时世界上屈一指的大都市。靖康之耻后,宋室南迁,东京开封城再不复往昔辉煌,后人也只能从《清明上河图》上一览其繁华盛景。

金灭北宋,蒙元亡金,这座城市也随着王朝的变迁一起浮沉。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布衣起兵,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统一中原的壮举,这座城市才再度归于汉人的统治下。

朱元璋曾有意定都开封,甚至一度将开封升格为北京,与金陵城的南京相对。后来定都提议作罢,朱元璋将开封作为第五子朱橚就藩之地,至此近三百年,开封才再复繁华。只是盛衰往复,又有几人能知道开封很快又将迎来一次灭顶之灾呢?

余诚此刻就和张管事一左一右坐在运粮马车的车辕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张管事几番打探余诚的来历,都被余诚应付过去。直到视野里出现一道高高的土墙向两侧绵延开去,余诚远远看着,好奇问道:“开封的城墙上怎么还长着树啊?”

张管事哈哈笑道:“余老板看来是没来过开封哪。那是土城,可不是城墙,只是开封城外的护城堤。”

“护城堤?”

余诚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

张管事解释道:“余老板有所不知,开封城因为在黄河边上,时常受到黄河水患的侵袭。从元朝开始就沿着城墙修筑堤坝,用来防水,后来一度被水冲毁。正统年间于少保再行修筑,之后景泰朝又加筑一次,才有此番模样。有了这道护城堤,开封城虽不能说是高枕无忧,但寻常水患就不足为惧了。”

余诚心中好奇,“于少保?哪个于少保?”

这就是上课时只顾着看小说不好好听课的下场,听到“少保”

两个字,脑袋里能想到的就只有被韦爵爷斗垮的鳌少保。

张管事比余诚还奇怪:“自然是于谦于少保,还能有哪个?”

余诚恍然大悟,再怎么孤陋寡闻,这个名字总还是知道的。不知道的话轮不到历史老师出手,语文老师就该拎着四十米长的大刀来把你千锤万凿了。只是没想到这位于少保,不仅能写诗能打仗,民政也能搞这么好,真是厉害!

等车队到了大堤跟前仔细看了,只见大堤底部约有十几米宽,高五六米,难怪刚才在远处会把它误认做开封城墙。

大堤离城墙还有几里路,但视线以内从土堤到城门,满是熙熙攘攘的客商。这其中既有如张管事这般的大商队,也有挑着担子的小货郎,货物从柴米油盐到石炭、布匹,应有尽有。

一路行来,张管事一边同相熟的客商打着招呼,一边抽空向余诚介绍:“前边这道城门叫做南熏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南门。开封城内数十万人,日常所需都是这样一点一滴运入城内的。”

商贸如此繁华,张管事满以为能从这位余老板的脸上看出惊讶来,可明显余诚对护城堤和开封城墙的兴趣更胜于熙攘的人流。

如果让余诚知道张管事的想法,一定会嗤之以鼻,看过了长假期间旅游景点的人山人海,这么点人实在不值一提。

车队随着人流慢慢向前,沿途还有大声吆喝揽客的酒店饭店,其余如客栈、杂货等店铺亦有不少,要不是前方高高耸起的城墙,余诚都会以为自己已经进到了城内。

城门处聚集了不少的难民,都是想进开封城讨条活路的人,却被官兵拦在外边,只偶尔有几个掏得出好处的才有可能被放进城内。而在城外的难民,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

看得出来张管事和守城兵士的关系早已打点好,这么大的一支商队,守门士兵只是粗略翻看了两下,就挥手放车队进城。至于余诚一直所担心的什么查看路引,更是没有生。

走过吊桥,又穿过瓮城,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开封城内。

如愿以偿进了开封城,余诚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在大街上与张管事道别。

张管事问道:“余老板在何处下榻?张某把粮队的事情安排妥当了再上门拜访。”

余诚犹豫了一下,想到这趟生意做的还算满意,以后要是再想做粮食生意还是找张管事这种打过交道的人最为妥帖。于是未作隐瞒,道:“余某也是初到开封,这才正要去找个落脚处。”

张管事思索一番,道:“以前曾有一家粮商欠了我们粮行的货款,一时没有现银,便用辘轳湾的一所宅院抵了账。那所宅院我去看过,是个两进的院子,虽说偏僻了点,胜在安静。余老板若是不嫌那里简陋,不妨暂居在那里。我家掌柜估摸着这两天便要归来,到时我也好方便引荐。”

余诚大喜,自己还正愁初来乍到无处落脚呢,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连忙谢过张管事。

张管事还要押送粮车回商号,便唤来随行的伙计周安为余诚带路,双方拱手作别。

周安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浓眉大眼显得很憨厚,就是此刻脸颊青肿,额头带伤。余诚问道:“周小兄弟的脸是怎么了?”

周安捂着肿起来的腮帮子道:“在朱仙镇的时候不合冲撞了一群地痞,就被打成这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