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雄英的娓娓道来,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不可否认,朱雄英说的那个君子六艺,对一个人的全面展,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
至于他们现在所学的这些,就只是单纯的为了给朝廷培养一个文官而已。
“皇爷爷,我觉得我们现在可以办理一个学院,分为成人和孩子两个阶段。
成人的这部分,等学成之后,就是为了代替朝堂上这些被儒家思想荼毒的官员。
而孩子,则是从小就要教育。
毕竟孩子才是大明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
只有一开始,给孩子引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让他们以后为大明建立更好的未来!”
“标儿,雄英说的这些,你怎么看?”
朱元璋觉得朱雄英说的很有道理,转头看向一旁的朱标,询问了一句。
从根本上改变别人的想法,让每个人从小就健全的展,听起来似乎很不错。
纵观整个朝堂,能文能武的人,几乎没有。
要么就是只懂得带兵打仗的莽夫,要么就是只懂得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很消耗人力,财力。
假如朝堂上以后出现的都是能文能武的人,那将会省不少的精力。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并不会赞同。
毕竟历朝历代,他们这些在位者,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彻底见识到了朱雄英的不凡之处。
甚至都已经想着把整个大明的江山交给朱雄英和朱标两人,自己做一个悠闲自在的太上皇。
可惜,不仅朱雄英不同意,就是太子朱标也不同意。
想到这里,朱元璋狠狠地瞪了一眼朱标,搞得朱标有些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他似乎还没说什么的吧?!
父皇刚才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父皇,儿臣觉得雄英说的不无道理。
细想下去,整个大明的读书人,全都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若是以往,我们可以用这些儒学思想来约束每一个人。
但是现在我们要进行改革,再继续守着以前的思想,恐怕就有些行不通了。
自古以来,哪一次的变革,不都是为了适应当朝时代的展?
秦朝时期的商鞅变法,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等等这些,全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朝代背景。
就拿这一次攻打南方那些小国家的事情来说,依照我们现在大明的实力,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想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敢于挑战。
在大明修路的工程量那么大,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劳役。
但是如果我们在大明如此征用劳役,只怕也会像当初的秦朝修筑长城时那样,引得民声怨愤!
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一边征服他国,让异族人成为我们的奴隶,为我们无偿的做这些事情,一边修建道路。
可我们想到的这些,拿到众多官员面前,他们也是无法理解的,就像他们几个密谋的那样,只会觉得我们比较暴力。
儒学思想向来都是礼,仁,和,是不会支持我们这么冒进的!”
“确实如此、”
朱元璋的点点头,他非常支持修路,自从走了那条水泥公路以后,他就一直想要在整个大明铺设那样的公路。
现在好多地方的经济无法展,就是因为道路不通。
如果大明全都铺设了公路以后,那么各地的往来也都会顺畅了很多,到时候肯定能够带动整个大明经济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