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周莹家中,李梅和周莹则在厨房里忙碌着。她们准备用剩下的南瓜做各种美味的菜肴,比如南瓜粥、南瓜饼、南瓜羹,还有香甜的南瓜干。在炉火旁,两人的笑声和厨房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旁边的小宝和李安玩着积木,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
周莹晚上在床上翻阅空间里的农书,现了关于冬季蔬菜种植的方法,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现。考虑到汉岳朝冬季蔬菜的珍贵性,她的这一尝试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这几日周莹开始忙着在那片种南瓜的宅基地上盖三个蔬菜大棚,她联系了建筑队的李师傅说出他的要求,李师傅从细节处又和她进行了深度沟通,爽快答应明天开工。
在柳溪村的一个平凡的早晨,村民们被一阵热闹的动静惊醒,只见李师傅带领着一群壮硕的工匠们,肩扛手提各种建筑材料,踏入了周莹家的院子。他们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新项目的开始——建造蔬菜大棚。
李师傅,这位在村里小有名气的建筑师,是个踏实能干的人。他的经验丰富,指挥有序,他那双沧桑的手对木材的每一次切割都精准无误。随着天色渐亮,他开始和他的团队一起忙碌起来。
一边忙着指挥,一边跟周莹讨论细节,李师傅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可忽视的自信。他说:“周娘子,您放心,咱们这个大棚,保准结实又实用。”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柳溪村的人都被这热火朝天的建设吸引了。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工地转,看着工匠们挥汗如雨地工作。村民们也被这一景象所感染,纷纷议论起来,对这个新奇的项目充满了好奇。
日复一日,大棚逐渐成形。长方形的框架在工匠们的巧手下稳固地立了起来,一侧高一侧低的设计,巧妙利用阳光和雨水。周莹时不时地走到工地上,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梦想。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柳溪村的人都被这热火朝天的建设吸引了。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工地转,看着工匠们挥汗如雨地工作。村民们也被这一景象所感染,纷纷议论起来,对这个新奇的项目充满了好奇。
终于,七天后,第一个蔬菜大棚竣工了。它稳固而精巧,站在村里的田野上,就像是一座小小的堡垒,守护着周莹对冬季蔬菜的梦想。
当李师傅向周莹宣布大棚完工时,周莹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她走进大棚,触摸着那粗糙的竹架,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希望的开始。”
柳溪村的一角,一个新奇的建筑悄然崛起,引起了村民们的极大关注。这是周莹心中构想已久的蔬菜大棚,它的建成,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她对改善冬季生活的一次大胆尝试。
大棚占地宽敞,外观朴实却功能齐全。它的四周被厚实的泥土墙围绕,这些暖墙不仅坚固,,外面有火口随时加热,通过烟道使整个暖墙更好的调节温度。而大棚的屋顶设计独特,一侧高而另一侧低,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斜坡。屋顶上铺着的黄油布下是紧密排列的稻草帘,经过巧妙的设计,这些帘子可以轻松地从低处卷起,让阳光和新鲜空气自由进入。
在大棚的一侧,一个由稻草帘遮掩的小木门静静地掩映其中。推门而入,内部空间一目了然。两个巨大的水缸靠墙而立,用于存放灌溉用的水,特别适合在寒冷的冬天使用。屋顶的支架用粗壮的竹竿构成,从地面一直延伸到顶部,每一根竹竿都牢固可靠,支撑着整个大棚顶部的横梁。
周莹站在大棚中央,环顾四周,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她轻抚着墙上的泥土,感受着它的温度和质地,心中暗自盘算着即将种植的蔬菜种类和布局。她想象着在这个大棚里,各种蔬菜繁茂生长的景象,心中不由得充满了喜悦。
“这个大棚将成为我们冬天的绿洲,”
周莹心中暗自想,“在这里,生活的质量会有一个大大的提升。”
看着这个由自己亲手策划和指导建造的大棚,周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自豪。
在柳溪村的这个宁静的清晨,随着第一个蔬菜大棚即将完工,周莹踏上了前往牛大力家的路。第二个和第三个大棚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整个项目如同孕育中的希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走进牛家的小院,周莹看到三兄弟都在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过去的二十多天里,他们成功地卖掉了家里多余的蔬菜,赚取了三十多两银子,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牛大力,我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
周莹微笑着开口,目光在三兄弟身上一一扫过,看到他们的好奇和期待。
“我刚建了几个蔬菜大棚,现在需要人来照看和管理。我知道你们最近的生意做得不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接这个活?”
周莹语气平和,但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牛大力和他的兄弟们相视一笑,他们刚刚体验到了农产品销售的乐趣和成就感,而周莹的提议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挑战机会。
“周娘子,我们愿意试试。”
牛大力郑重其事地回答,他的眼中闪耀着坚定的光芒,“这些天我们卖菜的经历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们相信能够好好管理大棚。”
工钱是一人一月一两银子的底薪,外加净收入一成的分红。
此时此刻,在柳溪村的这个角落,一个新的故事正在悄然展开。这个大棚不仅是一个结构,它是希望,是创新,更是周莹为全村带来的一份温暖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