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芷兰的声音大小算是控制得比较好了,要不是遇上徐清和厉毅这两个“意外”
,她刚才说的那句话,应该只有王副局一个人听到的才对:“虽然红河村那些关于我的谣言,的确有孙家的参与。”
“不是孙家人带头闹得那么凶,村里其他人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相信谣言,认定是我乱搞男女关系,孙伟国没办法才跟我退婚的。
但是吧……”
丁芷兰冷笑了一下,再怎么样,被罚到农场去参加劳动改造,也是他们先造的孽:“源头,不在孙家。”
“那是谁?!”
除了孙家,还有其他人要算计、害兰丫头。
王副局皱着眉毛,努力思考。
可惜,这件案子,他并没有亲自调查,手头上现有的线索,还全都是丁芷兰提供的。
所以,只凭王副局这么干想的话,根本就没有用。
丁芷兰没为难王副局,把里头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报了出来:“孙伟国和我退婚,除了孙伟国有好处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有好处。”
利益既得者就是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这句话,在这个情况里,依旧是适用的。
因为退婚信是孙伟国写的,红河村里的闹剧,表面上,又数孙家闹得最凶。
为了这抢眼的表现,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孙伟国和孙家的身上,觉得孙伟国想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对象,孙家亦然,那么这姓孙的一大家子是罪魁祸首无疑了。
越这样,越是容易忽略一点。
孙伟国找了一个更好的对象,那么对孙伟国这个新对象来说,孙伟国难道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
徐清张张嘴,无声地对厉毅吐了一个名字:丁迎娣。
厉毅这一次没数落徐清,因为厉毅的脑海里同样跳出了丁迎娣的名字来。
在丁芷兰提到,事情不单只是孙家做的时候,厉毅就比徐清更是一步猜到是丁迎娣或者是丁迎娣的家人。
整件事情里,几个关键人物就那么仨儿,其实挨着数都能猜得到的。
得到这样的答案后,哪怕查过不少奇葩案子的王副局照样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
孙伟国跟兰丫头退了婚,丁迎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孙伟国在一起,没有阻碍。
那丁迎娣和她的家人,还有什么样的理由必须这么做?
大家乡里乡亲的,再想到丁迎娣跟丁迎娣还是一个姓,指不定哪一代还做过亲戚。
所以,王副局是真得想不明白,丁迎娣的家人做到这种地步的目的是什么,总不能是觉得害人是一件叫人高兴的事情吧?
“哪儿啊。”
丁芷兰摇摇头,丁树一家子的人性恶劣,倒还不至于到达这种地步。
可再说透一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有些人,眼睛大,肚子小,明明自已没多少本事,还总眼红别人手里的多。
我爸,是红河村的村长。
再加上我爷爷是老革命,当年还曾跟着伟人一起打过小日子,是抗日英雄。”
“所以自小起,我爸在村里就特别有地位。
小的时候,是孩子王,长大了又当了村长。
某些人不服气,不服气小的时候得听我爸的,长大之后还要听我爸的,就连他快当外公、当爷爷了,还得听我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