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天这事,说什么我们也不能拿钱,你爹和你大伯是亲兄弟,就这点事还要算工钱,那不是叫别人笑话吗?”
不管清荷怎么劝,刘氏都不松口,清荷无奈,只能妥协道:“大伯母,那这样的话,修房子期间,老宅的饭食就我家包了,你们不要工钱,吃饭总不会拒绝吧。”
“那不会,反正你手艺好,我早就盼着多吃几顿你做的饭了。”
刘氏心里算是少了一块疙瘩。
能帮上二房的忙,别人也不会说自家总占二房的便宜,而且她是真心想帮二房做些事。
“姐,到时候你教我做几个拿手菜呗,免得我娘老说我手艺拿不出手。”
清霞在一旁凑趣道。
清荷捂嘴笑:“行啊,到时候我负责动嘴,你负责动手。”
众人又说笑了几句,才各自散去。
周大伯办起事来不仅细心,效率也高,第二天上午就把孙满堂请了过来。
孙满堂跟着周明贵进了院子,清荷即刻迎上去,笑盈盈地招呼道:“大伯,孙叔,屋里坐。”
孙满堂还以为这姑娘只是来接人的,待她也坐下,一副要与自己交谈的模样,他还有些不相信。
这家人把盖房子这么大的事就交给一个小姑娘?
孙满堂疑惑地看向周大伯。
“孙老弟啊,我兄弟和弟妹在镇上做生意,家里的事情就是我侄女做主,你直接和她谈就行。”
周大伯脸上带着自豪,自家这个侄女不知道比多少小子都强。
孙满堂常年在外打交道,虽说心里有些奇怪,也没再说什么,专心和对方沟通起来。
“周家侄女,你是说,你准备用青砖盖个两进的院子,内外院子都要铺上石板,这样一来花费就大了。”
和清荷说了一阵后,孙满堂又再确认了一遍,在乡下盖这样的房子,可真是少见。
“是的,孙叔,你也看到了,我家基本上家里家外能晒的地方都晒着东西,院子大一点,铺上石板,也是为了自家的生意。”
清荷温声说道。
起初周明远和万氏也舍不得,觉得花得钱太多了,花个二三十两修几间新房子就不错了,哪里想到女儿竟然要盖两进的大院子,都不赞成。
清荷一条条的解释给爹娘听,家里的房间多一点,以后弟弟成家也有地方住,院子宽敞些,方便晾晒红薯粉和粉条。
铺上石板是怕下雨泥水弄到家里到处都是,不方便打理,盖一座好院子,住几百年都没啥问题。
一番劝说下来,总算劝得两人点头同意,才有了今天的安排。
孙满堂沉默了一会后,提出要看看盖房子的地,他估算一下要花多少银子。
修大院子花的钱多,最好是提前跟主人家说个大概,若是后面主人家觉得花费太多,闹起来,又是一场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