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你呼叫的用户已呼入限制是什么意思 > 第47章 车上夜话2(第2页)

第47章 车上夜话2(第2页)

王远点头:“确实需要很多钱,大概四五百万吧。”

98年张一谋拍摄《一个都不能少》的时候,最初的预算是400万。

因为这部电影的演员全是素人,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张一谋只能开着摄像机慢慢磨,导致“耗片比”

达到了惊人的1:50,影片的总成本也飙升到900多万。

要知道那时国产电影的正常耗片比一般是1:3,就算浪费一点,1:5也足够用了。

比如圈内闻名的“烧胶卷大户”

姜纹,他拍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时,耗片比也只有1:15。

不过姜纹除了喜欢烧胶卷,还喜欢玩其他花活。

《阳光灿烂的日子》初期预算是一百万美金,本来放在93年怎么都够了,可是姜纹玩着玩着就把钱花光了,搞得投资人文俊跑去港岛拍三级片赚钱。

这还没完,电影杀青后他又没钱做后期,幸亏王溯介绍了一个名叫让。路易的法国片商。

此人很看好这部电影,不但出钱还出力,促成此片参加了9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最终捧回了一座最佳男主的奖杯。

据说最后算帐时,《阳光灿烂的日子》总花费达到了两百万美金,比预算足足翻了一倍。

吸取了这些教训的王远当然要把预算做得充足一点,不能拍到一半再去到处找钱。

说实话他这样做很可能会亏本,前世《一个都不能少》虽然拿了金狮大奖,但是国内的票房并不高,只有3000万出头,以1180万保底价买断了国内放映权的中影几乎是赔本赚吆喝。

当然,国师肯定没亏。因为他还卖出去了好几个国家的放映权,总价格肯定不会低于卖给中影的1180万。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电影必须拿奖。

如果王远拍出来没有拿奖,亏本的可能性高达90%。

毕竟他又不是国师,没有人家的名气,中影不可能像前世那样花一千多万买断放映权。

或许有人会说,明知道亏本干嘛还要选这部电影,选一部能赚钱的商业片不好吗。

这是因为国内目前还没有商业片生存的土壤,除非王远跑到港岛去拍港片。

前世国师都熬到了2001年才拍《英雄》,在此之前一直靠文艺片给自已叠buff,王远自然要有样学样,先把自已的名气刷上去再说。

反正在02年《英雄》上映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在国内拍商业片,谁爱拍谁去拍,他才不想当那个第一人。

当年国师被骂得有多惨,可能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

“拍一部电影要这么多钱吗?”

韩思卉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感觉这件事的难度直线上升。

王远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他上哪去弄这么多钱?谁又放心投资这么多钱给他?

王远“嗯”

了一声,解释道:“这只是我的初步估算,也可能花不了这么多钱。”

韩思卉很小心地问:“那你有没有详细的筹款计划?”

王远当然有计划,他的指望就是几个月后的钢材期货。

前几天他已经跟孙勇强和他找来的老吴签定了合同,两人承诺会拿出1500万运作此事。

按照预付款20-30%来计算,完全可以撬动五千万以上的钢材订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