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風水被破壞,鐘山方圓十幾里的範圍內都是不允許有平民墓葬的,就是有也要被遷走,所以南京城裡的人家一般將祖墳定在城南,大致是城外的牛山一帶,近一點的便是長干橋南的聚寶山。
聚寶山不高,之所以叫這個名,大抵是因為山頂呈平台狀,形似聚寶盆,由此得名,也有人說,是因為山上分布較多細瑪瑙石,便稱之為「聚寶」,說法不一而同。
此山還有個雅致的別名,叫雨花台,相傳梁武帝時,有高僧曾在此設壇講經,結果感念上蒼,落花如雨,岳飛便曾在此痛擊金兵,因為這兩個典故,南京文人春日踏青時也慣愛來此處。
聚寶山分為二崗,東崗種植梅花,稱為梅崗,西崗俗稱石子崗,謝家的祖墳便在這裡,沈葭的母親也葬於此處。
謝柔的陵墓由漢白玉石砌成,墓穴微隆,瑩澈無暇,墓前很乾淨,擺放著花卉和瓜果糕點,可見謝家時常派人來打掃。
謝翊將枯萎的花朵清理出去,放上他帶來的一籃子大理白茶,天下山茶優良者皆出自雲南,世人謂之「滇茶」,這籃白茶就是謝翊挖空心思從大理移植過來的精品,經過南花房花匠的悉心培育,前幾日才開了一簇花,就被他剪了下來,花瓣數重,潔白如雪,上面還沾著晶瑩露珠。
謝翊拂去墓碑上的一片落葉,聲音放得很輕,唯恐驚擾了亡魂:「姐,珠珠出嫁了,帶她的夫君來看你。」
沈葭上前跪下,懷鈺跪在她身側,遞給她三根點燃的線香。
二人齊頭下拜,磕了三個響頭,將香插進香爐里,等他們起身,沈茹和陳適也上前跪拜,照樣磕了三個頭。
祭拜完,謝翊讓他們先行離開。
沈葭也不多說,帶著幾人下山,走出老遠,懷鈺問她:「你舅舅怎麼不跟我們一道走?」
沈葭見怪不怪:「他每次祭拜完,都要在我娘墳前待一會兒。」
眾人聞言,紛紛駐足,回頭朝山崗上望去。
只見謝翊依舊立在墳前,一襲深藍直裰,勾勒出清瘦身形,背影無端有幾分蕭索之意,他的指尖緩慢撫過墓碑上的石刻,腳邊的火盆里還燒著紙錢,風一吹,火星四散,灰燼飄在風裡。
沈茹緩緩收回視線,眼底多了絲情緒波動。
陳適注意到她的神情變化,有些不解,接著看見她的眼神落在懷鈺身上,登時瞭然冷笑,轉頭對沈葭道:「二小姐,我們直接回去嗎?」
「啊?」
沈葭的反應慢了半拍,主要是突然覺得陳適的笑容有點陰冷,不像他平時的氣質。
陳適似乎是察覺到了,及時地調整好了表情,笑得愈發溫和:「今日天氣不錯,就這麼回去的話,難免辜負這樣好的辰光。聽聞金陵是六朝古都,處處都是名勝古蹟,二小姐生於此地,想必是個金陵通了,不如帶我們幾個外地人遊覽一番?」
「啊……好啊好啊。」
沈葭正有此意,她得意地朝懷鈺看去,心說你成日待在紫禁城裡頭,想必也沒見過什麼大的世面,今日就讓本小姐帶著你逛一逛金陵,開開凡眼,讓你曉得我們金陵是多麼繁華熱鬧,連神仙都想來住的地方。
然而她這一望,卻只望見個後腦勺。
懷鈺拄著拐杖,走得頭也不回。
沈葭:「……」
沈葭趕緊追上去,喊道:「懷鈺,你走那麼快幹什麼?腿不要啦?」
懷鈺聽見這話,雖沒停下來,卻是放慢了步。
沈葭在他身後問:「懷鈺,你跟我們一起去麼?」
懷鈺想也不想地道:「不去。」
「為什麼?」
「我腿疼!」
到了山腳,沈葭等人都上了一輛馬車,正要出發的時候,車簾卻被一隻瘦長的手掀起,懷鈺冷著臉鑽了進來。
沈葭驚訝地問:「你不是說不去麼?怎麼上來了?」
懷鈺擠開陳適,一屁股坐在她旁邊,道:「我說跟你們一起了麼?我自己玩自己的,你管得著?」
沈葭:「……」
沈葭心想那就隨你罷,你開心就好。
這時負責駕車的車夫問:「孫小姐,是要去哪裡玩?」
沈葭想了想說:「去莫愁湖罷。」
說完她還特意扭頭問懷鈺:「你是去這裡嗎?不是的話,可以等我們下車後,讓他送你去想去的地方。」
眾人:「……」
懷鈺沒理她,只冷冷道:「駕車。」
-
莫愁湖位於金陵城西,與清涼山相鄰,眾人便先去登山。
話說這清涼山也是有典故的,清涼山原名石頭山,東吳孫權曾在此建石頭城,作為防禦都的門戶,後人常用「石頭城」指代金陵,大抵來源於此了。
石頭城位於長江以東,山勢險峻,拔地而起,峭壁下便是滾滾長江天險,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相傳昔年曹操擁百萬之眾,屯於江漢,有侵吞江南之意,諸葛亮出使東吳,欲聯合孫權共同抗曹,路過金陵時,曾駐馬於此觀察山川地勢,說出了「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的評語,並力勸吳主遷都金陵,清涼山上現在還有諸葛武侯駐馬坡遺址。
眾人坐在山坳處,談古論今,緬懷前人遺蹟。
陳適說起赤壁之戰時,侃侃而談,說那曹操起百萬雄師,橫槊賦詩,何等的慷慨豪邁,氣吞如虎,只可惜敗於周瑜之手,數萬軍士喪生於赤壁大火之中,使得曹阿瞞終生不敢再生窺南之心,徒給後人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