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眼就过了一个星期,李德华也在新界收购到一家设施较为齐全的报社,现在正准备最后的交付手续。
这时候的香江报刊数量很多,因为正是武侠大火的时候,金庸携手明报的崛起让无数跟风者看到了一条崭新的赛道。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找好故事,复制成为明报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大量报刊的同时也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现在的香港人均都还不是很富裕,有钱买报的也就那一部分较为富裕的人。
而狭小的香港,新闻资讯也就那么多。资讯少就造成了大部分报刊重复的新闻版面,更甚者更是直接抄别家的新闻放到自家的报刊。久而久之,除了头部报刊,大量中小型报刊渐渐失去了读者的信任,所以这行业也是慢慢失去了资本的热情。
李德华接手的这个报社非常不错,设备都是从东瀛走私过来的二手新品,印刷质量堪比头部报刊。
而高强就是这家报刊的老板,他主业是卖海鲜的,这些年积攒了不少资金,还是个金庸迷。只因金老出书慢,所以他有天突然萌发了自已创作的念头。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自已看了这么久的金庸小说,写一部武侠小说也不会差到哪里吧?只是他的想法很好,但是却无人赏识。
没有报社出版就无法分享自已的作品,不服输的高老板就决定自已来!
有钱就是任性,想好了就干。靠着跟华帮生意上的往来,委托华帮从东瀛走私过来一批设备,然后高老板就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
可惜,这老兄太外行了。干报纸不敢吹牛逼就算了,还因为报纸销量太低,竟然自已花钱买回来补销量。。。。。。正是一顿骚操作下来,高强才发现自已的行为成为行业笑柄,还成为了同行的新闻头条,也是因此黯然决定退出报刊行业。
“高叔!”
李德华恭敬的问候。
由于双方关系不差,对方仅以成本价出售报社,主要的售货渠道也保留下来,节省了自已开拓市场的时间。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肯定要毕恭毕敬给人好印象。
最最主要的是,人家手里还握着《孙子兵法》这本书!
后世人都知道,当卖鱼的开始研究《孙子兵法》,那以后可能是不得了的存在!至于他的对手,以后在香江,估计要把头低下做人!
“小华来啦!坐坐,我跟你父亲关系不错!听说你准备进军报刊行业,这里面的水很深,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高叔我刚刚挨了一跟头,脸都丢遍港岛了。”
高强一边拉着李德华走进办公室一边诉苦。
“高叔,您放心!我已经做过这方面的功课。还有这术业有专攻,您这生意上的天赋可比我爸强,现在只是不熟悉行业而已;如果是海鲜方面,您看看这个新界甚至港岛,有几个比得过您!”
“哈哈哈,你就会恭敬我!不过你现在长大了啊!以前你可不会这样说话!听说上次你出车祸受伤了,现在好多了吧?”
“已经没事了。谢谢叔!以前年少轻狂不懂事,现在我已经开始改掉那些坏毛病!”
“改了好!改了好!你看看,这是转让协议,一会签完字,和叔去吃个饭,顺便给你介绍几个人!”
看着高强递过来的转让协议,大概看了一下几个重点,李德华立马签上自已的名字,明天这家报刊就是自已的了。
晚上吃饭,大伙都吃得十分愉快。
期间,高强特意介绍了原报社高管给李德华认识,也算是给手下人留条路。
现在的香江报刊行业不好混,被辞退之后也不好找工作。
最主要的是高强觉得是因为自已做得不够好,才让公司员工跟自已受辱成为行业笑柄。
而对于新老板,原报社高管们都觉得不靠谱。第一个是因为李德华太年轻了。第二个是因为李德华是个帮派太子爷。众所周知帮派烂仔们是没有文化的,不过为了生活,他们也只能委曲求全笑脸迎合,只是眼神之中都互带着为难的神色。
李德华却不管这么多,只要你有能力,现在他都要,他现在很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