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瞥见提示的备注,抿着嘴笑。
半路车子开始变多,山道仅够两辆私家车勉强平行开过,兰夏不得不让一侧的车轮开进路边下陷的山地,停车避让前方驶来的满载乘客的公交车。
车上多是挑着农作物去市里售卖的农民,窗户大开着,穿着随意的人们满脸笑容,聚在小小的空间里放肆谈笑。
外婆瞬间听出来熟悉的声音,她提高声音喊了个名字。
“福香,你今天咋去市里,昨天不是去过了吗?”
因为前方还有几辆车,公交车此时行驶得如同一只蜗牛。两个老闺蜜趁这点儿时间聊上几句。
“我孙子明天回来,去市里买点儿菜。”
兰夏探过身子打招呼:“外婆早!”
“早,夏夏有空来家里玩,我家门前的无花果熟了,你想吃自己去摘啊。”
兰夏爽快应下,“谢谢外婆!”
阳阳跟着探出脑袋,笑得如同小太阳似的,脆生生道:“老外婆早!”
可爱模样逗得压根不认得他的老人直夸他。
短暂而热情地相聚之后,两辆车距离拉远。
上了一个长坡,路两边开始出现两三层高的民房,继续开了二十多分钟,车子穿过茶山,徐徐停在一栋三层半高的小楼前。
姨妈坐在屋前晒坪的椅子上筛豆子。
巧慧姐带着阳阳下车。
姨妈让留下来吃早饭,听外婆表示已经吃过,得趁太阳还没出来把腊肉和腊鱼都收拾好,不再挽留,只叫两人一定过来吃午饭。
两家在同一条路的边上,距离不到一公里,
兰夏把人送到地方,再掉头回去。
她家新建的楼只有两层半,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门前留了块晒坪,方便晒稻谷、黄豆等作物,闲时摆上几把椅子,喝茶聊天。
一楼最前边的两间是堂屋和待客的房屋。
穿过堂屋是通往二层的楼梯,楼梯左边是厨房,右边与堂屋相连的房间作为仓库使用。
熏腊味是在屋后空地用红砖搭砌的灶台。
屋后水井接通了自来水管道,生活用水都从井中取。
上好的五花肉和青鱼已经用盐抹好腌了一晚上,熏制需要五六个小时,因而到家后祖孙两人没有休息。
兰夏到屋后自家的树林子里砍了几枝松柏、细竹枝,以及桔子树枝条扔到灶台边。外婆把它们折断塞进灶膛,点燃,待火烧旺,倒入橘子皮、柚子皮,最后在原本架锅的口子放上网格烤架。
兰夏把腌好的五花肉和鱼铺在网架上,盖好锅盖。
外婆用火钳将柴火调整了下位置,使再次燃起的大火变成星星点点的只能借助偶尔吹来的风势才能跃起厘米高的小火,均匀倒入半簸箕未脱粒的谷子。
灶糖里很快烟雾缭绕。
外婆用铁皮把灶膛口封住,以免风把柴火带出来。
“行了,我去你德高叔家一趟,明天上午回去前再去摘菜。”
老太太边掸着衣服上的柴火屑,顺着台阶走进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