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福:“我和向军隔三差五给乡亲们开会,耳提面命质量问题,不能为了那仨瓜俩枣砸自家厂子。”
“销量很好,在都商场能看到咱村生产的罐头。”
李明清夸赞道。
赵红斌与有荣焉:“出名了,怪不得镇上给明清颁荣誉呢。”
“带动了李家村和周围村子的经济展。”
“水果成熟的季节,好多其他村子的人推着水果来厂子卖。对于散户来说,是赚钱的买卖”
,李明福道。
向农:“蔬菜大棚也蛮好的。”
“这倒是,不止你家饭店定蔬菜,菜市场的也会和村里定蔬菜”
,赵红斌道。
李明清笑着道:“突然觉得我像来视察工作的。”
“巴不得你多来几次,可惜你工作忙,我们都盼着你回来。你见多识广,多来几次对厂子百利而无一害。”
李明福认真道。
全村老少爷们巴不得李明清能在村里多待几天。
其实村里有大事时,李明福和李向军会打电话给李明清,让他帮忙拿主意,免得他们考虑不周误了大事。
李明清:“村里有向工这些年轻人,会越来越好的。”
赵红斌附和道:“咱村的小伙子们都是好样的,特别有冲劲。主要是有明清在前,年少气盛,都想和明清一样有出息。”
“铁柱家的儿子二狗可能干了,他家在村里绝对排的上号。”
“真的,闷声大财。”
“还有张家孙子,打小聪明,每年赚钱不少。”
“咱村真是人才辈出。”
——
大年初一。
村里的乡亲们各自串门。
下午,村里来了好几辆小汽车。
大家伙已经习惯了,每年都有不少人去李明清家拜年。
有钱人,当官的,反正不少人。
郑成功招呼道:“明清兄弟,过年好啊。”
“郑大哥,你不是去南方过年了吗?”
他无奈道:“我家老爷子勒令我必须回来过年,去上祖坟。这事确实是我欠考虑,不怪我爹生气。”
何红艳左看看右看看,笑着问道:“妞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