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
【永淳二年,李治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太宗时期,文武群臣:???
看着永徽四年,李治如同阎王点卯的操作,大臣们愣住了。
长孙无忌:嘶~我被武则天逼死了?
褚遂良:我被九皇子夫妇两人都贬了一遍?最后死在爱州?
房玄龄:我儿子被杀了?
宇文节:我被配到桂州充军?
柴绍:我儿子谋反被杀?他那个胆子敢谋反?我怎么不知道?
。。。。
在永徽四年到六年的大清洗中,基本上,朝堂中的一半人和他们的儿子被贬或被杀。
一时间,众大臣们都眼神古怪的盯着,跪在李世民身前低着头的李治。
力荐李治登基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最是难受,他们的脸色就像是吃了死苍蝇般难看。
褚遂良:晋王仁弱?这挥起屠刀来一点都不弱嘛!连公主都杀,比起太宗皇帝都恨啊!
长孙无忌:这真的是我的亲外甥么?我帮你登基,几贬谪我,甚至让皇后逼死我,真不是第二个朱祁镇?
当然,相比大臣们,李二的表情才最为精彩。
李二盯着石碑上的一个个名字。
视线每往后诺动一分,心就会纠紧一分。
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还有一个个公主,那些可都是李二的亲生儿女。
李治这番操作和往李二裤裆里扔地雷每多大区别,就是存心让李二断子绝孙。
不过,事情好在每生,李二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长孙无忌立刻会意,:“陛下,晋王年纪尚幼,缺乏处理政事的能力,恰巧晋王被封为并州都督,臣以为,是时候让晋王去军队里磨砺一番了。”
“臣也以为,先帝和陛下也出身于军中,身为大唐的皇子,理应到军中磨砺一番。”
“老臣也以为。。。。"
“臣也是如此。”
。。。。
朝堂之上难得口吻统一。
听到大臣们的话,李治整颗心都凉了,他只要出了京城,就很难在回来了。
虽说,他没想过和太子争皇位,但在听到最后是自己登基,并且庙号为高宗,他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欣喜的,
也憧憬自己当皇帝号令全臣的模样,现在这美梦完全破碎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