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蘅能知道此人的原因是,在她幼时随祖父离京南下时,燕世子就是京都赫赫有名的「混世小魔王」,但对他的了解也仅限於此。
从表面上看,能嫁给这等人物,她确实不亏,也没有理由再向天家追究自己家破人亡的事情。
但燕家什麽态度丶燕指挥使怎麽想,她并不知道。想来……被迫迎娶一个落魄的世家嫡女,应当不太情愿吧。
「嬷嬷,我要进京。」
乔蘅温和打断了李嬷嬷的唠叨,将写好的信递过去道:「婶娘给我的银票昨日送到了,你取出些还给马家,馀下的同这封信一起还回去吧。」
心道,这样才能让叔伯们欠下人情。
李嬷嬷应了一声,转身出了屋。
等李嬷嬷回来,乔蘅已经打扮好了。
铜镜前的美人端庄而坐,墨发用银簪挽起,粉面桃腮,黛山似的细眉之下弯出一汪湖水似的杏眸。
她牵了牵唇,做出一副春风合意的模样。
「走吧,出门。」乔蘅轻轻起身。
「姑娘是想……」
乔蘅温柔笑道:「圣上金口玉言,我是板上钉钉的高门新妇。既然如此,不妨在走之前利用一下。」
-
十月初六,天朗气清,秋风微凉。
江都县难得热闹起来,唢呐喇叭欢腾吹响,路边树梢挂满红绡,小娃娃们挤在乔府门口,喜笑颜开地拿了赏钱。
李嬷嬷在门口说吉祥话,不经意地透露出乔家如今已经东山再起的意思。她牢记姑娘的吩咐,在走之前利用赐婚的噱头大赚了一笔名声。
吉时已到,屋内隔绝了一切热闹。
乔蘅仔仔细细望着铜镜。
江南的山水养人,她的眉眼五官是旁人难及的出众,梳了喜妆,更显得肤如凝脂,面胜芙蓉。身上穿的是顺天府礼部送来的嫁衣,朱红布料做成彩绣鸳鸯对襟长袖。乔蘅有着整个扬州府最出众的绣艺,随意添了几针便已美极。
乔蘅安静地与镜中人对视。今後嫁作他人妇,兴衰荣辱系於一个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她再也不是未出阁的小女子了。
心中说不出的彷徨怅然。
喜婆笑着催促:「乔姑娘,吉时到了。」
一个庶婶娘昨日赶到替她送行,她拍了拍乔蘅的手背,安慰道:「蘅丫头,莫怕。」
乔蘅垂眼,红盖头遮了下来。
她由喜婆牵着一路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