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默默无言,悻悻地离开了。
朱瞻基来到校场,观察士兵们训练,周荣跟在旁边。
“安南国有人口三百多万,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我打算向皇上推荐你为新安府的都督,士兵可以娶当地女子为妻,要给我牢牢地盯住在哪里,到口的肉还能吐出来?不服管教的可以抓起来,到时候交给郑大人,送到某个海岛上种田。选择安分守己的童子进入军队训练,培养忠君思想,维持治安。每个县要建立学校,做好教化的工作。你理解了没有?”
“是。”
“不要小瞧了这里,这里是我们未来的战略支点,不可以放弃的要地。以往我们打仗都困于后勤补给,但是这里不一样,以海为沟,边境为墙,这里的粮食一年两熟,只要勤劳一点,粮食是吃不完的。再慢慢的教化,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呢?”
“到时候再给你挑6o个祁三的兵丁给你。”
第二天他就向朱棣讨了一个新安府都督的职务,到时候将由郑和的船队送达。
朱瞻基每天都很关注二十个新兵的训练,表现都没有那么差,关键都能识字会写,这一点很好,其中有一个胖子,被折磨的不轻,肉肉都减了五十斤了。
朱瞻基开始给祁三,也就是最厉害的那个总旗,教他拼音,他打算将来就用这个来传递情报,拼音都是由字母组成,打乱顺序之后组成的密文,以这个时候的破解能力根本破解不了。
四月月底的时候,朱瞻基带了宝庆公主召集了手下二三十人出去野炊,都是表现出色的军官和勋贵子弟。自带了一些肉食,又钓了一些鱼,自带铁锅做饭菜,人人动手,或烤或炖,吃的不亦乐乎。然后大家就闲坐在一起,朱瞻基给大家讲古。
“宫里面有这么一套画,叫做《夜宴图》,传说是当时李后主派他的御用画师顾闳中去他家里画的。
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他们国家最富有才华的人,这个人就是韩熙载。画上画的是韩熙载跟他的门生故吏,晚上喝酒宴饮,跟侍妾弹唱歌舞的场景。他年轻的时候跟他的好朋友李谷打赌,说:“如果江南用我做宰相,我一定可以长驱直取中原!”
李谷也不甘示弱,说:“如果中原用我做宰相,取江南易如反掌!”
到了南唐之后,做了三朝元老,虽然如此,还是不得李后主喜欢,一般都是这样,忠言逆耳。
他到了62岁,终于晚节不保,也不上朝,天天跟着四十多个姬妾吃喝玩乐,他的学生好朋友也跟着他一起胡闹,有时候就在他家里面跟他的姬妾幽会做坏事,他不但不管,而且还说,不打扰你们的好事。”
宝庆公主听得面红耳赤,拿眼睛瞪他。
“当然李后主最终的下场也很不好,后来宋太宗接过他兄弟的班,小周后被他天天强行侮辱。”
这些在网络时代很平常的帖子,这个时候却让这些铁血方钢的少年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找个女伴来卸火。
宝庆公主现在都二十岁了,算上虚岁就二十一了,还是被这几年的打仗给耽误了,皇帝没有点头,那个敢做主啊。宝庆公主自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她的母亲张美人是唯一一个没有被陪葬的嫔妃,和朱瞻基一起长大,一起玩,亲如姐弟俩。朱瞻基为了她也是拼了老命给她创造机会。
打这些个功勋之后见了宝庆公主之后,好险,魂都没有丢了,他们合计着这么漂亮的女子到底是谁,跑去周荣哪里打听,原来是太孙殿下的表姐,从小青梅竹马,难道是太孙殿下的马子,看着又不像,心里挠得慌。
朱瞻基一般都是月底的时候召拢来十几个表现好的聚聚,也请郑和过来,现在郑和对朱瞻基熟悉了,对他的奇妙怪论也很感兴趣。这下好了,这些家伙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还相互找茬,完了就干。
这一天正好是月底,又请郑和来聚聚,包了二楼的餐馆,几个桌子拼起来,大家围坐在四周,摆上瓜果盘。
朱瞻基和郑和聊着天,郑和坐在他的右边,按理说是不能这么坐的,聊的还是成本,贸易以及根据点的建设问题,朱瞻基说了金银铜锡这些都是战略物质,还让他多带回牧草种子,细羊绒毛的绵羊,优质奶牛,名贵猫种,蔬菜种子,贸易的物资可以多带些民窑瓷器,比如龙泉的哥窑出的瓷器就很不错,丝绸,布料都可以多带,将来还可以做大布料产业,安南也可以养蚕纺丝,铜钱是不能带的。几乎将能说的全部说了,还让他有机会寻找澳洲。
郑和感叹于太孙的博学,更佩服他的远见。
朱瞻基提议大家做个游戏,猜字谜,回答错误的罚喝酒,提谜语不妥的也罚酒,一个一个的提,由宝庆公主开始。猜灯谜是最热闹最有趣的活动,大家都不陌生。
“锄禾不知幸,落日迟迟归。”
宝庆公主出了第一个。
大部分人都愁眉苦脸,就连郑和也在苦思,宝庆有点小得意。
“姐姐,是个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