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这又是何解?”
蒙华藏虽然渐渐适应了郭鸣仁的说话方式,可有经常有些词句还是听不懂。
“就好比这一块石头,顽固不化!”
郭鸣仁指着脚边的一块石头,“石头里边可能是一块上好的翡翠料籽,又可能是金子银子,不把它敲开永远不会知道里面有什么。”
“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块普通石头!”
“所以怕失望就不敢敲开它么?”
郭鸣仁看向蒙华藏,“炼丹求道白日飞升道长也没有亲眼见过,怎么就深信不疑了呢?人对未知的东西通常只有两种情绪,要么恐惧,要么兴奋!”
蒙华藏看着火光思索了一阵子,忽然目露精光,似乎是想通了郭鸣仁话里的含意!
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尝遍百草,这些故事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上古时期的人们蒙昧无知茹毛饮血,燧人氏教会人们用火煮食,神农氏教会人们耕种谷物。
尝过熟肉的味道,谁还想吃那血淋淋的生肉?耕种能获取果腹之谷物,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与野兽博斗呢?
燧人氏第一次见到火是恐惧还是兴奋?神农氏真就敢什么东西都放进嘴里?若无一颗勇者之心,恐怕做不到吧?!
“恐惧过后,更多的是兴奋吧?!”
蒙华藏目光灼灼看向郭鸣仁。
“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您可别过度解读啊!”
郭鸣仁见他们目光和谢阳伯如出一辙,一副我很懂你的样子。
蒙华藏笑而不语,这些天他在两位师弟口中听到了不少,对郭鸣仁的脾气有一定的了解。
五德之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仁之一字。很多人表里不一,说的比唱的好听。搭个粥棚施舍碗热粥,这是出于善心。可这种接济能坚持多久?
更多的时候,是出于虚荣之心!举荐出仕,风评是很重要的!
而郭鸣仁的做法甚至比官府做得都更好,而且更有效!
安置受灾流民,建围屋开工坊,让百姓安下心来过日子。解救光正寺受害女子,让她们学会一技之长,重过新生活。这些事迹建康百姓都看在眼里,风评一致赞好。
但这些在他口中却是“互利互惠各取所需罢了”
。不知道的人,看他更像一个商贾之子,而不是世家子弟。
今日生的事,日后或多或少会受到质疑,但这也实是难免。
而始作俑者,就立在三丈开外处,虽刀剑加身,却毫无惧色的余环!
他是想来看郭鸣仁气急败坏的笑话,可看到的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不仅处之泰然,还与人谈笑风生,把自己晾在一边。
余环觉得对方在故意羞辱他,冷笑一声:“建康人人都说郭家出了个麒麟之才,我看名过其实了。”
郭鸣仁瞥了余环一眼,忽然笑了起来,“好坏都是别人说的,关我什么事?我本纨绔,我骄傲了吗?我看你也是一脸人模狗样人畜无害的样子啊,那个会想到你阴险毒辣?!”
“哈哈哈,你又怎么会不知道?!派了那么多人来跟踪,可惜啊!”
余环得意的笑了起来,“那个小兵怎么样?死了没?就算一时三刻没咽气,肯定也是生不如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