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云立即踮脚往一片模糊的对面看去,只看到一些高楼建筑,现在还没有灯亮起,可那里有最潮流的新衣服呀,哪个年轻女孩儿不想去见见世面呢?
“现在天晚了,不好去,人家也收档了,改天。”
见万云一副心切切的样子,桂春生也不觉得她麻烦,又瞧瞧两人身上的厚棉服,心想,确实得换一身,太老土了,简直像五六十年代的来客。
万云这才不好意思地低头笑笑,不太敢说话,说实话,都是长辈,对着桂春生,比对着周远峰,她可拘束太多了。
周长城摸摸万云的头,让她不要急:“咱们在广州待好几天呢。”
两人都以为是要跟桂老师坐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回去,没想到桂春生领着他们到了一个露天停车场,拿出兜里的车钥匙,到了一辆白色的小轿车面前,按一下,“滴滴”
两声,眼前的轿车闪了闪灯,就听到他说:“行李放后尾箱,副驾驶位我放了些乱糟糟的东西,不好挪开,你们两个坐后排。”
到了这里,周长城和万云都呆住了,桂老师把他们单位的车开来接人了吗?
在周长城眼里,只有公家才买得起小汽车,只有武厂长和几个大领导才有资格用轿车的。
桂春生见两个年轻人一脸没见识的模样,不由大笑,又吐出一句更重磅的话:“这是我自己的车,日本车,开了有几年了,用得还算顺手。放心吧,我二十来岁就会开车了,车技不错。”
“桂老师,您。。。您真厉害,会开车,还买得起车!”
周长城终究先反应过来。
万云的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在不停循环,桂老师也太富贵了!难怪收音机这种东西说送就送!
本来只是想照拂一下后辈,没想到这两个小家伙做出这样大的反应,倒让桂春生的虚荣心之火登了上来,上车,打火,倒车出来,一路上不停地说:“咱们会路过省政府,那附近有两条街还算有特色,倒是可以看看,有人拿着相机在照相,你们也可以留念一张。现在我们在越秀,要回去海珠。”
大概觉得自己说太多了,又问,“饿不饿?学校附近有几个潮州菜馆做得还可以,他们潮汕人做生意拼命,过年也不休息,等你们洗漱完就下楼吃饭。”
说完地标,又开始说这辆车,说起车,可把周长城的那点稳妥给弹到九霄云外了,别说发动机,哪怕是个车门把手,他都感兴趣得不得了,追着问了好多细节,等从桂春生嘴里得知这辆车要二十万的时候,他和万云都深深吸了一口气。
车子在不停往前开,从越秀到海珠,有时候能在越来越暗的天色中看到璀璨的夜灯,有时候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漆黑,桂老师说那些是还未城市化的田地,不过已经在审批中,迟早要建高楼大厦的,等到了珠江边上的时候,还有工地在施工,跨过江面,是一座临时的石桥,桂老师的车速放慢,显得有些小心,不由抱怨:“说了要在这里修桥,喊了好多年了,还没有修好,绕来绕去的很不方便。”
又絮絮叨叨说了一些从前在周家庄的事情,问了周远峰和李红莲一家的情况。
听着周长城和桂春生断断续续的叙旧,窗外的风景慢慢略过,万云的心,在这个狭小的车厢内,慢慢沉静,她在车窗玻璃上,写下“广州”
两个字。。。。。。
第67章
车子拐了一个半小时,才回到桂春生所在的学校,他熟门熟路地把车开到学校侧门,停在一个水泥铺就的露天停车场上,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两边的路灯全开,把四周都照亮,人的影子落在地上,拉得老长。
带着周长城和万云往教师家属楼走的时候,路过一个保安岗亭,有两个值班的保安,他们和住户们都熟识,见了桂春生,又看他身后两个一脸好奇张望,打扮过时的年轻人,问:“桂老师,老家有亲戚来啊?进去要登记信息,带介绍信了吗?”
桂春生抬抬手,当是打过招呼,点头:“对,来住几天。”
周长城和万云一听,不敢耽误,从背着的军绿色包里拿出小心折好的介绍信和身份证,递给保安登记。
登记完了,两人这才继续跟着桂老师往里走去,现在是寒假,留校的学生稀少,走半天也没见着几个人,显得校园的环境愈发清幽,从停车场到家属楼路也不远,一条笔直的人行走道,两边种满了高大的梧桐树,树底部刷了防虫的白漆,风吹过,有一阵沙沙声,昏黄的路灯则是穿插在叶片中,把树冠映照得像个美丽的大灯笼,一点不觉得幽暗,只觉得氛围正好。
“这是学校的林荫道,尽头左拐,再走一条小路,就到了。”
桂春生在前面带路,“晚上路黑,看不见什么,白天时你们出去逛逛,也看看大学校园长什么样。”
周长城和万云扛着蛇皮袋,累归累,但还是打起精神,点头又点头。
桂老师所住的家属楼,是五十年代末建的,样式跟电机厂家属楼类似,不过显然这里的小楼更为雅致,上下两层,每层楼只有九套房,看着都是大的套间,每间房的大门前都贴了春联,字体不同,应该都是自己家里写的,里头亮着灯,不时有人声传出来,还有人在门口站着,见了桂春生,互相打个招呼,倒是没有好奇地问他身后的两个人,很有分寸界限。
学校的家属楼后面是一个小树林,前面有一汪湖水,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径通往湖中的翘角凉亭,即使是在朦胧的光线中,也能感受其环境优美,秀色怡人。
桂老师所住的房子在二楼,楼梯上去右手边第一家就是,他从前还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就已经住这儿了,后来大运动,学校的学生不上课,这栋楼也被占用,分给那些“进步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