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远遁的遁什么意思 > 第53章 三国三问(第1页)

第53章 三国三问(第1页)

经典名著需要细读细品,不能走马观花,一读而过。《三国演义》相信许多读者都很熟悉,有的读者恐怕还读了不只一遍。今天在这里提出三个问题,不知您以前细想过没有。

一、诸葛亮借东风

当时诸葛亮在东吴协助孙权破曹。由于孙、刘双方秘谋准备用火攻破曹,可苦于冬季总是刮西北风,结果导致周瑜一筹莫展,竟急得生了一场大病。于是诸葛亮装模作样,向周瑜要了一些东西,在南屏山筑台借起风来。

关于这一段,有的读者说古人迷信,刮风下雨是自然现象,作者夸大了孔明的能耐。其实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宣扬迷信思想。细细想来,就是先前周瑜已经有两次想要加害孔明的事实,一次是聚铁山劫粮,一次是草船借箭,这让诸葛亮不能不为怎样安全回家做好提前谋划。当他看到周瑜因气象问题急得生病时,马上想好了脱身之计,那就是当东南风起、东吴全军上下准备对曹军开战时脱身。其实早在周瑜生病以前,刘备曾到江东与周瑜议事,当时刘备走时孔明就交待好了,让刘备于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派赵云接他回营,还说东南风起时就是他回营之时。作者这样构造情节,无非就是夸大诸葛亮对气象的精准预测以及料敌在先的先见之明。在古代,根据九大行星相对位置的变化来预测天气是军事家的技能之一,诸葛亮提前预测到甲子日会刮东南风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这段小说情节可能是虚构,但在情理上、逻辑上却是真实合理的,丝毫没有半点迷信的成分。有的学者也说作者迷信,这样的学者若非脑残,我想就是他假装脑残。

二、刘备拜访乔国老

为了除掉刘备,周瑜定计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刘备走前诸葛亮送给赵云三个锦囊,第一个是让他们到南徐之后先去拜访乔国老。这是为什么呢那就要看看乔国老究竟是何许人也。

孙权继位前江东是他的哥哥孙策掌权,而乔国老就是孙策、周瑜的岳父。以诸葛亮的智商,他当然知道东吴是以招亲为名,行谋害刘备之实。可如果不去,既不利于孙、刘联盟,又让东吴小看了自己和自己的主公。接下来我们再分析,孙尚香是什么人吴国太的亲女儿。吴国太是孙权的亲姨妈,自己父亲临终前让自己将其视作自己的亲生母亲。那么孙尚香就是比孙权同父异母的妹妹还要更亲一些的妹妹。根据这样的关系,孙权定美人计不可能告诉吴国太,更不会告诉与此事毫不相关的乔国老。可是要让刘备安全最好是让吴国太知道刘备来东吴相亲这件事。但是刘备和赵云不可能见到吴国太。可是要见到乔国老却很容易。乔国老听说刘备来相亲而自己却不知道必然要去挑亲家的理。这样一来,吴国太就知道这件事了。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甘露寺相亲,龙凤呈祥等等,既确保了刘备的平安,又娶得美人归,而周瑜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空城计

“空城计”

是三十六计之一,史上最著名的应用者恐怕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了。可是,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这段情节是虚构的。那么,我们这里就来分析一下作者虚构得是否合情合理。

小说中讲的是当时诸葛亮驻军在西城,城中只有二千五百名军兵,而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来犯。此时,逃走来不及,要战实力不匹配,选择使用空城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初步分析认为,诸葛亮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这就是赌。

那么司马懿不进城合不合理呢初看合理。因为他面对的对手是诸葛亮。中国历史上有句话很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

“这样一个以谨慎著称的人,会用空城计吓唬我吗”

司马懿不能不有此一问,因为此前无数统帅上过诸葛亮的当。

可是细想又不合理。司马懿不敢进城,因为他无法判断城内是否有埋伏。那么他为什么不派二千侦察兵进城探一下这个解释不通。我们能想到侦察的事,司马懿自然不会想不到。那么,此处是作者的疏漏吗如果您这样想,恐怕又把作者想简单了。

早在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前,他就知道司马懿是一个军事才能堪与自己匹敌的人物,所以他很有顾虑。马谡给诸葛亮出了个主意,用反间计离间魏国君臣,结果导致司马懿赋闲在家。后来蜀军长驱直入,魏国无人能敌,司马氏父子才被重新任用。由此看来,司马懿不进西城就有道理了。他若进城捉住了诸葛亮,那么自己还会继续拥有现在在魏国的地位吗司马懿能考虑到这一层,那么西城中的诸葛亮也应该能考虑到这一层。所以说,诸葛亮设空城计,你可以认为他是在赌,也可以认为他是在给司马懿台阶下:你让人家不进西城捉你,总得给人家一个理由向自己的老板交待吧

但是,以上总总,罗贯中不会向我们明说,他只是让我们细品,争论,妙悟……

这就是名著的魅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