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去滨河广场的出租车上,陈凯点开沈薇薇的手机查看致富宝账户。
活动开始仅仅两个小时,沈薇薇账户的收款记录已经接近两千元。
而且依然在快增长。
要不怎么说步行街是真正的流量王者呢?
陈凯只后悔没能早一天打开这条街的市场。
这个人流量和收益情况,几乎赶上滨河广场加恐龙园的综合了。
陈凯带着沈薇薇坐上出租车,车子向滨河广场驶去。
沈薇薇只是低着头,并没往陈凯这边靠,陈凯也是低着头,盯着手机沉思,两个人一时都不说话。
按照陈凯的预估,滨河广场和恐龙园每日的收益分别可以保证在三千元上下。
而步行街的日收益达到四千元应该不难。
这样三方同时力,日收一万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只要保持这样的收益情况,即使每天九点收工他也没意见。
既然制定了每日的收益目标,那么每天收工早或者晚,其实不是他重点考虑的。
他只注重每日的目标实现,至于晚点收工可以多赚一些,这个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多赚就多赚,赚不到也不必失落,一切都以指标和计划为导向,这是他作为企业家多年养成的思维方式。
一路无话,车子很快来到滨河广场
胡杨林和李武照例在这块区域摆摊。
没事的时候胡杨林也像沈薇薇一样,抱着电脑坐在绿化带边上刷手机。
有人需要安装app时他就开始工作。
他的另一项工作就是监视李武,其他时间其实挺悠闲的。
套圈的摊位边上还有不少卖小吃的摊位,比如冰镇酸梅汤的马大姐,卖水煎包的老郭,还有其他几家小吃摊。
虽然依旧团结在扫码摊位边上,但现场的气氛明显不如以前。
互相之间像是陌生人一样,聊天打屁更是完全不存在。
这是正常的,因为陈凯吸引他们过来是为了形成聚集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流量。
所以陈凯展示出来很强的亲和力。
而李武完全没有这个动力。
相反,这几天的李武反而有些怨念滔天。
虽然如陈凯所说,许多人在免费套圈之后禁不住手痒,依然接着花钱套圈。
但李武仍然觉得自己是在帮陈凯打工,感觉自己吃了大亏。
这就是陈凯来时看到的情况,把各家商贩的脸色收入眼底,陈凯稍一思索就猜的七七八八。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做生意看天看地看风水、也看命运,自己没义务一直带着这些人起飞。
陈凯来到胡杨林面前,和小舅子闲聊了几句,又去找李武,笑呵呵递了一支烟。
看到这边还算正常,他也就放心了。
“咦,小陈你来啦……”
卖冰镇酸梅汤的马大姐先看到陈凯,晃动着丰满的身体过来和他打招呼。
其他几个摊位老板听到声音后也跟着围了上来,聚集在陈凯身边,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个不停。
大致意思只有一句话,“你以后都不来滨河广场了吗?”
看得出,这些老摊主对陈凯十分信任,这也从侧面说明,李武和他们的关系处得并不好。
陈凯笑眯眯,和几个人客套几句。
虽然和他们的关系说不上多亲近,但毕竟一起在滨河广场摆过摊,他特别能和这些人共情。
“以后可能都不来了,我还是个学生,还得上学呢,你们继续摆摊……”
陈凯笑着说道,和几个人挥手告别,准备离开。
ps:感谢书友2o21o8o914441o446的月票,书友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