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升起后悔听儿子来这边叫卖的念头就见一户人家的后门打开,里头探出来一颗头,看样貌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诶,卖鱼的,我家少爷差我问一声,稻花鱼是什么?”
唐文风笑眯眯的说:“在稻子快要抽穗儿前把鱼苗放进田里,等到稻子抽穗儿的时候,风一吹,那些花落进水里,就成了这些鱼的口粮。期间啊,这田里的水还要经过八蓄八放,保证水不会变质。这样养出来的鱼,就叫稻花鱼。”
小姑娘脸蛋圆圆的,听他说完眼睛睁的大大的,悄悄往旁边看了眼,又问:“变质是什么意思?”
唐文风道:“姐姐定见过那养在鱼缸里的水,日子久了不换,那味道。。。。。。”
他皱起脸,抬手在鼻子前扇了扇,“咦~”
“你这人可真有意思。”
小姑娘咯咯的笑了,捏着绣帕的手一指板车,“家里人多,称三十斤。”
“好嘞!”
唐文风拿了个筐子装好鱼,拿着称走到小姑娘面前称了称,称完又往里多放了四条,“这筐子也有重量,就多给四条补上。”
小姑娘从挂在腰上的小荷包里拿出来半两碎银,笑着接过来:“不用找了。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把鱼放了还你筐子。”
“谢谢姐姐。”
唐文风叫的特别顺口,一点儿也没有不好意思。
从这里离开后,唐成河还有点恍惚。
往年他们也会来镇上卖鱼,这些鱼也很受欢迎。但顶了天也就卖四五文一斤,两三文的都有。
毕竟这些鱼是从河里捞的鱼苗,没花钱,倒进田里就不管了,属于天生天养。再加上不如猪肉解馋,除开手头宽裕的,平民老百姓愿意掏钱买的不多。
所以唐成河是做梦都没想过能卖这么贵!要知道猪肉才十二文到十五文一斤。
有了一个好的开头,66续续有人叫住他们,不过再没有第一户人家那么大手笔。多的买个十来斤,少的买个三四斤。
但这一片住的人多,还没走完,带来的鱼就卖完了。
远远听见叫卖开门等着买鱼的书童和木盆剩下的最后两条鱼大眼瞪小眼。
“怎么就剩两条了?”
他家少爷爱吃鱼,听见从来没听过的什么稻花鱼,差使他出来多买几条呢。
唐文风眨眨眼,指着那两条鱼:“实在不好意思,这两条就送你吧。”
“你明个儿还来卖吗?”
书童问。
“来。不过明天不来这边了,去集市那边。你要是想买,就去那边吧。”
唐文风把鱼捞进筐里,连筐带鱼递给他,“筐送你了。”
“不能白要你的,不然该被我家少爷念叨了。”
书童一手抱着筐,一手伸进怀里摸了摸,摸出来十个铜板给他,“明儿我要是来晚了,你记得给我留几条。”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