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卫语投来的那一眼里,有一些赞叹,有一些欣赏,有一些祝贺,但是从来没有惊讶和铭记。
——是不是只有超过他,才能让他感受到失败?
才能觉得我很厉害?
才能记住我?
她低头努力学了三年,抱着“让所有人高看自己一眼”
的目的,非常用心地维持着自己的“学霸”
身份。
她和班上所有女生一起,起哄开卫语和冯尽欢的玩笑;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喜欢卫语,就把自己的好胜心昭告天下,告诉所有人自己每一次考试都要和他争第一;以及,继续和冯尽欢当着朋友,为了融入冯尽欢的社交圈而在她的其他朋友面前认真扮演着小丑的角色,讲着自嘲身材的笑话,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初中三年,就这样在楚门夏日炎热的微风中过去了,青少年们之间无数复杂敏感的幼稚荷尔蒙飘散在风里,试卷纷飞,水汽弥漫。
……
后来升高中了,她们都考上了一中,只是去了不同的班。
对于她来说,能够考上一中是肯定的。只是由于信息闭塞,没有任何人给她指引和方向,她并不知道暑假居然有一场分班考试。
——她那个暑假,正在忙着减肥,节食,跑步,在炎炎烈日下看着自己身上已经存在了15年的脂肪一点点消失下去。
直到开学以后,她才发现,自己居然因为没参加考试,被分去了文科平行班一班。
而卫语和冯尽欢,一个理所当然去了理科火箭班五班,另一个也跟着去了理科平行班十五班。
文科?理科?那当然是理科了。
因为大家都选理科啊。而且,卫语也一定会选理科啊。
……
开学那个月,她消沉了很久。
后来她才真正体会到,她其实更适合文科,也真的更喜欢文科。如果在那次暑假考试之前她就知道这一点,选了文科,她是一定可以进文科快班八班的——只是现在,文科快班也没戏了。
家家爹爹一直都病着,从小她就习惯了自我管理,没有任何人可以帮自己,没有任何互联网消息,也没有任何内部人脉资源。
……不过,这也算歪打正着,帮自己做个决定吧。
等到文理分科,她选了文科,真正选择留在一班的时候,黄怀予才彻底放下和接受这件事。
第一次月考,她考了全班第一。
她在成绩单面前呆了很久。初中三年那些沉默的竞争还在眼前,从来没有得到的排名此时此刻却已经在自己手上了。
——或许,在文科一班,文科平行班,这个崭新的环境和天地里,她可以从头开始。
相比于自卑的初中三年,这样的决定或许拯救了自己。在一班的这两年多里,她重新拥有了很多新朋友,那种再也不用讲着嘲笑自己身材的笑话来获取群体认同的那种新朋友。
——而且,更重要的是,苏琬也在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