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咂摸着嘴:“洋酒……洋酒就是马尿,算得上什么酒?”
夏瑜又道:“大清朝的贪官污吏太多了,贪污受贿可以,却做不了一点实事,尤其是面对洋人,腿软得厉害,恨不得跪着和洋人说话,要不是……”
听见这话,老头的酒便醒了一大半,连忙阻止道:“这话……这话可不能瞎说……”
“不是么?”
夏瑜反问,“要不是那些无能的贪官污吏,洋人的东西怎么进得来大清?”
事实上,夏瑜并不反感东洋流入进来的东西。
他深受东洋文华的熏陶,认同好用就拿来用的道理,比如他对洋人的洋枪洋炮就很喜欢。
现在那么说,只是为了刺激这个老头。
老头果然受了刺激,嘀咕了几句“洋人”
、“洋酒”
、“奸臣”
之类的话。
后面的话夏瑜没有听清。
他笑了笑,又说道:“软骨头的大臣太多了,要不然大清也不会变成当下这个模样。”
“照我看,皇上恐怕也是软骨头……”
这下,老头被彻底瞎醒了,瞪大双眼,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指向夏瑜:“竟诽谤皇上,诽谤朝廷大员,你……你……你……你这个乱臣贼子!”
“说真话怎么能叫诽谤?”
夏瑜丝毫不怕,“自从洋人的坚船利炮来到大清,数次与大清生冲突,大清那一次不是软骨头作风?”
面对这事实,老头涨红了脸,憋半天没有憋出一句话,最后愤愤道:“你……你有朝廷中枢大臣聪明么?你有李中堂聪明么?你有张太保聪明么?”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说到这里变得更加顺畅:“中枢大臣处理国事多年,见多识广,凭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一只小小的井底之蛙,怎敢指点国事,非议国策?”
他冷哼一声,加大声音,又问:“莫非,你以为自己比李中堂还要机智……比李中堂这样的名臣还要懂怎么治理国家?”
夏瑜反驳道:“这天下是大家的天下,非一家一姓的天下……”
听见这大逆不道的话,老头猛然大叫一声,慌不择路地跑了,差点摔倒在路边。
他快爬起,一扭头指着夏瑜很恨地说了一声“乱臣贼子”
,飞地消失在了夏瑜的面前。
失望至极的夏瑜摇了摇头,向赵家走去。
在外留学时,身边都是热血青年。
回国后,在大城市也见过不少有共同理想的有志之士,曾一度让夏瑜对革命非常的有信心。
可是,如果在这片土地上,大部分的地域,都是像未庄那么麻木、愚昧的地域,革命真的有出路么?
支持革命的力量究竟在哪里?迷茫的夏瑜问自己。
消失的小d不知道从哪追了上来,气喘吁吁道:“他姓王……是个老穷酸,好像叫王会……我不知道是哪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