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好,不过应该是无心之举。他第二天就上了请罪的折子。想来也是想明白了。”
“哎!”
杨拓叹了口气。
“成康铭所言其实不错,就算沈兮瑶成了亲,也能继续给朝堂出谋划策。只不过,沈兮瑶出身将门,沈敖又是军中宿将。真的结了亲,说不准会外戚势大,重演汉初吕氏之乱。”
杨恪摇摇头。
“我更担心的是,就算形不成外戚,也会让沈家势力大涨,逐渐形成新的世家。父皇好不容易才把世家的势力驱逐出大魏,我不能让父皇的心血白费。”
杨拓嗯了一声。又说道:“不过沈家没什么人了。就算势力大曾,也不足为虑。”
“大哥,人心最是难以思量的。沈敖与我相处多年,我也相信沈敖和沈兮瑶并没有其他心思。可他的部下呢?他封地里的族人呢?就算这些人也都没有。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给了一些人以希望。你我在的时候,能压住这些人的野心,你我不在了呢?很难讲这些人会会让大魏重新出现世家势力。”
杨拓点点头。
“好了,不说这些了。我来的时候见你正考校兮瑶那丫头,大哥感觉怎么样?”
见话题有些沉重,杨恪主动换了一个话题。
“虽然不知道她具体做事的时候是什么样,可这眼见开阔,布局深远。确是难得的人才,真的有些可惜了。”
显然,杨拓又想起了上一个话题。
杨恪笑了一下。
“大哥也这样认为?大魏朝堂不缺能踏实做事的,缺的是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人,就算兮瑶她是赵括马谡之流,对大魏也是有用的。”
“对了,说到运筹帷幄。我有件事想不明白,陛下一起参详参详。”
“说来听听。”
杨拓便将之前宴会上的事情讲了一遍。
“兮瑶为什么哪怕便宜一些,也要让孟常洵亲自把钱送来?”
“这……”
杨恪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要不我问问那丫头,然后再告诉大哥。”
杨拓摆摆手,拒绝了剧透。
“不必了,还是耐心看到结果更有意思。”
杨恪想了想,点了点头。随后话风一转。
“大哥觉得之前那丫头所说关于突厥的事情有没有道理?”
杨拓呵呵一笑。
“看来陛下是早就到了。怎么?情况真的很严重?”
杨恪站起来,走了两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