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想啊,你师傅那么牛逼,带你去过那么多地方,你的见闻绝对能够写出许多优美的诗句啊。
“这,没有笔墨啊。”
董宁有些尴尬了,他写的东西实在是没法见人啊。
就算是他写得好看,那也没人能够看懂啊。
“有有有,蔡福,立即去备笔墨,我贤侄要作诗了。”
蔡邕连忙招呼堂外的仆从道。
“诺!”
仆从当即领命而去。
很快,此人便与其余两人带来了笔墨等书写用具。
“哈哈哈,来,贤侄,让老夫鉴赏一下你的文采。”
蔡邕大笑着拉着董宁来到案几旁。
“蔡公,不如这样,小侄久闻飞白体的大名,今日不如小侄来吟,您来写,如何啊?”
董宁提笔愣了半天,最终想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哦,好啊,贤侄有此雅兴,吾心甚慰啊,今日老夫陪你!”
蔡邕也是酒意上来了,接过毛笔蘸了蘸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董宁背负双手,在堂内踱步,同时高声吟道。
“好!好诗!”
蔡邕闻言一喜,开始在丝绸之上挥毫。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董宁一边踱步一边吟诵,而蔡邕则是一脸兴奋的挥毫泼墨。
良久,董宁吟诵完毕,蔡邕也已停止书写。
“好诗,好诗啊!”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诗大气磅礴,可见贤侄心胸之宽广,志向之远大啊。”
蔡邕口中朗诵着观沧海,眼中那是说不出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