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人家为自己办事,就得先给人家足够的好处和利益。要想马儿跑,怎么能不给马儿吃草呢?
朱慎想的清楚,他也不是那等混吃等死,手底下一堆糊涂账的昏聩官员,大方的给少年承诺:“只要你能帮我把这事解决了,明年述职我能写上一两份功劳,递呈到天子眼前。你想要什么,非杀人放火之事,本县令都能帮你转圜。”
李沅修要的就是这份承诺,言辞比方才恳切一些:“那学生就先谢过县令大人了。”
其实本县水利河道修缮,不过是缺人和缺银子两件事,人手可以通过征收徭役来解决,而银子,也再简单不过。
谁能通过河道获利,就让谁来出大头。
“本县商人不少,河道修缮完成之后,不论是从别处的商人运送货物到本县售卖,还是从本县的东西往出卖,都将便利不少。”
李沅修虽是书生,但因为与容锦一块做过几日的生意懂得了一些行商之道。
从细枝末节可窥见大事脉络,商人逐利重利,只要有利益可图,他们便会趋之若鹜,“大人只用放出话,待河道沟通完毕,就会在河道设立码头。出钱多的商户可免一些商税,学生想,一定会有不少人愿意出银子的。”
李沅修说完,院子里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
师爷陷入沉思,朱慎却是满面红光,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好好好!不愧是年轻人,脑子就是好用啊,如此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县令怎么就想不出来?”
“大人哪里是想不出来,只是身居高位,需要顾及的太多,一时没想到此处罢了。”
李沅修并不邀功,依旧是那副淡然的样子,“学生只不过是占了个身在局外的便宜罢了。”
“你小子,还谦虚上了。”
心头大事解决一半,朱慎心情明显好了不少,看着李沅修笑道:“待事成之后,本县令定要邀请你前去河道一观新码头。”
“那学生便在家中等候大人的好消息传来。”
这边李沅修和县令寒暄,那边宋萍已经带着容锦走过半个县城,三人背后的框子里装的满满登登,几乎要溢出来。
容锦难得参与到年味的布置中去,兴奋的不行,还是宋萍觉得差不多了,把她好一阵哄,才消停下来。
三人坐在客栈外头,边说着小话边等李沅修回来。
不过半个时辰,少年便拎着一个红木食盒缓缓走过来。容锦等不到他到跟前,噔噔跑过去,好奇的盯着食盒看:“沅修哥哥,这是你去买的吗?”
食盒上的红漆鲜艳,木雕精致,看着不像是普通酒楼能配置的。容锦嘀咕着,估计花了不少银子。
她舔了舔嘴唇,期待道:“沅修哥哥买了什么好吃的,闻着好香啊。”
不知是不是错觉,容锦闻到了肉香。一时之间,刚被点心塞满的肚子好像又空了起来。
宋萍好笑的看着她,不过她也有些好奇,“你方才不是去办事了吗,怎么?”
“受我帮助那人给的,作为答谢。”
“这食盒看着可不便宜。”
宋章在一旁突然开口,他好歹活了大半辈子,之前更是风光过,这点眼力还是有的,“瞧着像是官家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