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心里还有些想法的五人,在听到罗元给出的理由竟是为了他们着想之后,顿时间心里再也没有了想法,当场异口同声的回答起来。
“很好!”
“诸位都是当初陛下身边的肱骨之臣,一心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光复我大隋。可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知诸位对如今的云州有什么看法?或者对当下的云州有什么建设性的想法?”
对于罗元所问,这几天,乃至于这几年,夏建业五人都不止一次的互相讨论着关于云州展的想法和建议。
可奈何朝堂一直被中书令冯乌把持,加上隋王又年幼怯弱,哪怕他们心中有再多的想法,也仅仅只能是想法,而不能让其实施起来。
如今见罗元问起,他们也是毫不犹豫地纷纷将埋藏在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先站出来的还是已经升任吏部尚书夏建业。
“启奏大将军,如今我云州官场空荡,诸多职位都没有人担任,使得我云州上下政令不通,长此以往,恐生事宜。”
“那不知夏尚书可有解决之法?”
“下官以为,当继续沿用陛下进士科举选官制度,不以民族、年龄和生籍为限,大力选拔人才。”
“如此不但能够选拔任用官员,来填补空缺,还能够选出更多有才能的人。”
“可!此事就交给夏尚书了。”
“对了殿下,老臣这般决定,你可有意见?”
刚刚说完的罗元似乎这才想起自己是个托孤大将军,当场朝着杨政道“征询”
起了意见。
而杨政道此刻见罗元问来,当即一点也不带犹豫地回答道:“一切听义祖父的!”
“义祖父觉得如何,那就如何,愍儿相信您!”
意见?
我还能有意见?
刚刚多了一嘴就要早起一个时辰,我要是再多一嘴,是不是还得再早起一个时辰?
杨政道在心里嘀咕着的同时,瞬间感觉自己长大了!
听到杨政道的回答,罗元也是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而后便当着众人的面感慨了起来。
“不错!”
“儒孙可教!”
“老臣感觉殿下成长了许多,有当明君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