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定来自外地。按净空所说,诸经坛云集了各地的方丈。看来这条蛇很有可能是其中一位方丈带来的。
为什么他要带蛇来轩辕寺做水6法会呢?是为了放生吗?显然不可能。如果是为了放生,又岂会杀生?杀生是何等罪孽,一辈子放生都无法赎回。这其中必有阴谋。
“不好,皇上!”
监院残忍地抛下净明的肉身,奔向后山。
五更天未到,后山上通红的烛光像要把头顶上的黑色幕布点着了一样。
此时的半空朱霞看起来并不美妙。天空不情愿,黑夜无可奈何,所有阳光下的郁郁葱葱和姹紫嫣红都垂头丧气。
放生的动物有的由香客带来,也有的是寺院到市井上买来的。因为要放生多种动物,后山被分为好几个区。
鱼类、禽类、兽类都在不同的地方放生。
放生蛇的区域最远。一要保证他们不会伤害其他的生物。二要保证附近有水源,他们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监院赶到的时候,朱元璋正在放生鱼类。
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二十来个大臣以及四个大内侍卫也参加与了这项行善之举。
朱元璋撸起袖子,亲自从箩筐中抓起几只最大的鱼放到溪流中。
鱼儿感激的向他摇摇尾巴,他也感恩的朝它们招招手。他绝不是滥用虚情假意。他知道这些鱼儿会把他的罪孽带走。
最后,几个箩筐底只剩下一些小鱼小虾留给大臣们。他们欣喜若狂,奉若珍宝,把小鱼小虾亲切的捧在手里,像是捧着自己的儿孙。
他们恋恋不舍的将这些活蹦乱跳的鱼虾放入小溪中,谆谆叮嘱它们要好好活下去,从未有一刻惊觉这些神圣的生灵其实就是他们玉盘里的珍馐美味。
就在朱元璋兴致勃勃的准备前往下一个放生地的时候,监院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找到了他们。
“皇上,老衲建议蛇类放生,您都不要去了。毕竟……”
“朕当然要去,朕不会错过任何一种动物的放生。朕岂能对它们厚此薄彼?”
朱元璋义气豪迈,慷慨激昂。
这几天以来他和六道众生亲密交心,充分领悟到了之前可怕的梦魇完全源于他与六道众生的生疏与隔阂。
现在正是他弥补的时候,他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就在刚才,他看见自己的善行得到了回报,立马感觉脚步轻盈,气冲斗牛,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岁的盛年。
自从他坐上皇帝这个位置以来,从未感觉如此精力旺盛,心胸开阔。
他知道这是菩萨给他的庇护,帮他消除了一生的业障,化解了冤亲债主。
诸佛菩萨,一切尊神都在看着他。他不能半途而废。
“皇上,监院说的对,这里地貌广大,不便于控制,况且现在天色仍然昏暗,恐怕有暗藏的危险。还请皇上回到大殿中!”
李善长劝道。
“还请皇上回到大殿中!”
其他大臣异口同声劝阻朱元璋。
“你们这些贪生怕死的老家伙,你们要留下便留下,朕和法师一块去!”
所有人都看向宝通。
宝通平静的微微一笑:“皇上说的有理,众大臣说的也在理。放生是个人的意愿,老衲不多加干涉。”
监院垂下眼帘,众大臣也不再说话。
放生各种鸟类的时候,朱元璋得到了更大的满足。
燕雀展翅高飞,有时它们还会在朱元璋头上盘旋几圈才离去。
朱元璋老泪纵横,获得了一种他的大臣,甚至是他的子女都从来没有给过他的感情。